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1-08 16:22:09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省市聯動整合資源 打造美麗四川竹林風景線
——聚焦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
眉山網記者 王麗 文/圖
在中國的竹版圖上,四川是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竹子種類、面積均居全國前茅。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指出,四川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
建設竹林風景線,需要省市聯動。如何走好產業協同的“步調”?如何共建共享美麗竹林風景線?
青神竹編。
怎樣聯動?
攥指成拳 推動形成“一群兩區三帶”發展格局
“近期,制定下發了2020年進一步推進竹林風景線建設意見,對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作了細化,力爭新建翠竹長廊23條,創建和提升竹林景區17個,培育竹林小鎮13個、竹林人家44戶,發展城鎮竹園林8個。”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將聚焦重點地域,分區分類推進竹林風景線建設。
從產業基地布局方面來看,四川省將依托竹林資源和產業基礎分布現狀,推動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改造升級,在全省構建以川南竹產業集群為重點,以成都平原竹文化創意區、大熊貓棲息地竹旅游區為特色,以青衣江竹產業帶、龍門山竹產業帶、渠江竹產業帶為支撐的“一群兩區三帶”產業發展格局。
“一群兩區三帶”產業發展格局中,眉山市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一方面,眉山市被納入成都平原竹文化創意區,將著力打造以竹研發、竹博覽、竹會展、竹培訓、竹編、竹裝飾為特色的國際竹產業文化創意先行區;另一方面,眉山市也處在青衣江竹產業帶上,將用好現有竹資源,通過撫育、改造、新建和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增強竹林風景線的景觀度和游覽度。
如何保障?
完善財政政策 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竹林風景線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必須把每一筆錢用在“刀刃”上。
在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上,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指出,2018年—2019年,四川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統籌中央、省級相關專項資金2.2億元,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省財政廳將積極協調省級有關部門,計劃安排資金1.76億元,專項用于支持現代竹產業基地建設,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美麗竹林風景線建設。包括完善貸款風險補償金辦法,將竹產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化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范圍,健全貸款風險補償體系;積極發揮農業信貸擔保作用,通過以獎代補、風險補助和擔保業務補助等方式為竹產業發展提供貸款擔保,有效緩解竹產業企業“融資難”問題;支持市縣將竹產業發展納入農業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范圍,吸引金融及社會資本投資竹產業發展;支持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安排有關專項資金,對竹產業技術創新、品牌創建、文化傳承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項目或企業按規定予以補助。
此外,從今年起,考核認定的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竹產業省級園區及竹林小鎮將按既定補助標準足額兌現補助資金。
竹產業助農增收。(資料圖片)
為什么選眉山?
以竹為媒 下“竹”功夫做“竹”文章
一個全省性的會議為什么選擇在眉山召開?跟眉山在推進竹林風景線建設上下的功夫、取得的成績分不開。
當天,大會通報的四川首批13家竹林風景線建設先進單位名單中,眉山就占三席。
據悉,近年來,眉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強化“人、地、錢”要素保障,推動52個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建設項目落地。全市森林覆蓋率49.8%,竹產業綜合產值達65億元,建成全國唯一“國際竹編藝術城”,榮獲“中國竹編藝術之鄉”“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竹編藝術傳承國際范例獎”等國際國內殊榮與獎項40余項。
下“竹”規模功夫,做靚“竹生態”。已推廣栽種筍材兩用高產竹2萬余畝,建成竹原料基地30萬畝,保有竹林109萬畝;建成濱江大道、岷東大道等80余公里竹生態長廊;打造城市竹林公園5個,面積5800余畝。2019年11月,眉山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下“竹”加工功夫,做強“竹產業”。規劃建設國家級竹產業園區,引育斑布紙業等專業企業128家,推進竹產業園區化;建設竹本色紙生產基地、“竹鋼”板材生產基地、竹筍加工基地,發展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建設竹工藝研發基地,推進竹工藝現代化。
下“竹”融合功夫,做美“竹生活”。將“竹元素”融入村鎮建設,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新“竹林+脫貧攻堅”,構建“龍頭企業+專合組織+竹農+電商”利益鏈接機制,每年安排1.6億元扶持竹產業發展,帶動50萬竹農人均增收1000余元;創新“竹林+文化旅游”,打造竹節慶活動,開發竹旅游產品,建成瓦屋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下“竹”開放功夫,做大“竹生意”。聚焦省委賦予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定位,深入踐行開放發展理念,以竹為媒開展全球推廣,舉辦高端會節,打造國際品牌,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與會嘉賓在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參觀。眉山網記者 張忠蘋 攝
建設竹林風景線 看看他們怎么做
成都:
高質量打造公園城市美麗竹林風景線
以竹茂城美、竹興農富為目標,著力保護提升竹林盤、挖掘創新竹文化、打造創建竹品牌,把推進高標準竹林風景線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和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抓手,堅定不移推進“一帶兩區多點”結構的美麗竹林風景線建設。
在健全機制上,對標國內竹產業發達地區,進一步建立完善領導機制、工作機制和責任機制,明確路線圖、時間表,確保高標準竹林風景線建設穩步推進;統籌整合生態修復、現代林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和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竹林風景線建設,并大力引進社會資金參與竹林風景線建設。
落實到項目上,在龍門山5個山區縣規劃建設5個現代竹產業園區;結合202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會展活動,在新華大道-東西軸線等10個區域打造5條高品質翠竹長廊;在新金牛公園、北湖公園、邛窯公園等打造100個竹景觀公園;在錦城綠道、錦江綠道等區域建設500公里竹元素天府綠道;在崇州道明竹藝新村、邛崍平樂花楸村等保護提升100個川西竹林盤。
宜賓:
奮力建設中華竹都長江生態首城
立足長江首城實際,以環長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以長江綠廊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長江、金沙江、岷江干流沿線植竹造林,對江河岸線的“裸地天窗”、荒山荒坡以及退出的碼頭、廠房地實施造林造竹、綠化美化。
堅持三產互動、產景相融。建基地美鄉村,全面實施美麗鄉村植竹造林行動;建園區促互動,加快建設翠屏區長江竹產品科技園等五大竹產業重點園區和國際竹產品交易中心,打造線上線下一體的國際性竹產品交易平臺;建平臺促相融,設立蜀南竹海興文石海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全面整合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文旅資源,高規格打造大竹海精品旅游環線,規劃投資27億元全面提升景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水平。
出臺《支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組建30億元規模的宜賓文旅投資集團,建立全國首支100億元鄉村振興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竹產業發展,2018年—2020年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發展竹產業,對集中連片新造竹林、新引進符合我市竹產業發展規劃的項目、竹產業園區,根據造竹規模、項目投資、園區稅收情況給予不同標準的獎補。
綿竹:
打造公園會客廳助力轉型大發展
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范園區項目建設。
2019年12月18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范園區項目正式落戶綿竹。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規劃建設用地總面積4500畝,林地28500畝,主要建設大熊貓科學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大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等八大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范園區項目的落成將與綿竹現有的中國玫瑰谷、九龍山地運動小鎮和孝德年文化小鎮建設、天府冰雪小鎮項目等產業項目形成互動互補效應。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領先的大熊貓科普教育、生物科技研發、文化交流及文創旅游基地。
實施綿竹美麗竹林風景線項目。
綿竹美麗竹林風景線建設項目總投資5800萬元,計劃沿省道216(廣濟—遵道段)規劃建設全長15.7公里,雙側平均寬20米,建設規模50公頃,集大熊貓國家公園、竹文化景觀、綿竹文化、川西林盤為一體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引導性竹林景觀大道。該風景線建成后,將有機串聯中國年文化園、中國玫瑰谷、山地運動小鎮、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范園區等旅游資源,促進大熊貓文化與竹產業融合發展。目前,美麗竹林風景線項目已完成規劃和施工圖設計,正在掛網招標。
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推動竹科技與竹林風景線深度融合
科技成果只有應用于生產實踐才能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面對四川竹林風景線面廣、點多、類型豐富的具體情況,將重點推動竹科技與竹林風景線深度融合。
強化示范引領。根據“一群兩區三帶”規劃布局,建設一批竹林科技示范基地,加強優良竹種和豐產安全高效配置技術推廣,示范帶動廣大林農愛竹、種竹、發展竹,從竹林中獲利。
實施竹科技+。對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等重點區域,將竹科技融入具體風景線的規劃設計之中,體現科技感、設計感,增加美觀度,將風景線建設成為景觀帶。
加強竹林產品轉化。采用市場機制,加強與企業合作,充分融入市場,加快竹產品的市場開發力度和轉化建設,生產出更多適銷對路的產品,突顯竹產業的效益。
加強竹文化宣傳。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科普教育職能,重點推介竹林揮發性精氣物質對人體有益功效,大力推動竹林康養,引導社會公眾懂竹、愛竹、護竹。
近年來,省林科院先后取得竹林科技成果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23項,制定發布了地方標準2項,選育省級優良品種17個,有力支撐了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