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2-04 10:23:49
責任編輯:羅思源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青神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2018年全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精神,大力實施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項目。
按照“竹+1+N”的理念,青神縣在岷江流域沿岸和主要交通干道建設竹林生態屏障,形成了竹林濕地、竹里海棠、竹里桃花、竹里芙蓉、岷江東岸翠竹長廊、尖山竹海等樹種多樣化、景觀多色譜的6條竹林風景線,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環成都最美森林城市。
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
位于思蒙河畔的竹林濕地公園,面積約2000畝,是以“萬竹博覽,文化大觀,旅游休閑”為主題打造的富有竹類特色的生態康養城市濕地公園。項目以自然生態竹林為主,同時搭配栽植喬、灌、花等相結合的多層次、多色調植物群落,小橋流水、竹屋掩映,形成獨具竹類特色的生態型城市濕地公園,成為市民休閑養生的好去處。
該公園匯聚了世界各地300多種竹子,是竹科普園、研學基地、省級竹林濕地公園、竹林康養公園。
竹里海棠。
同樣位于思蒙河畔的竹里海棠公園,占地約1000畝,栽植有粉單竹、慈竹等10余個品種的竹,垂絲、西府、貼梗、八棱、北美等5個品種的海棠,以及銀杏、日月桂、欒樹、紫薇、黃花風鈴木、羊蹄甲等植物50余種。并配套建成曲折環繞的竹溪約4公里,通過濕地沉淀、跌水凈化、水生植物等凈化水體。
如今的竹里海棠公園,水環境治理成效明顯,河畔鮮花爛漫,景致美不勝收。
美麗竹林風景線。
位于眉青快速通道兩側的竹里桃花占地約1000余畝,以10余種竹類為底色,以碧桃為主題,建成了植物多樣化、景觀多色譜的竹林風景線,共有竹枝清澗、竹映楓趣、荷塘竹韻、櫻悅林等13個景觀節點,是綠色生態、康養休閑的城市森林公園。
竹里杏蘭效果圖。
竹里芙蓉竹林風景線全長10公里,沿眉青快速通道、機械大道、竹藝大道,按照“竹+1+N”的理念,以“竹+芙蓉+多樹種+喬灌草”建設多樣化、多色譜的竹林風景線。該項目始建于2014年,至今共投入3000多萬元,近年來不斷補齊、增厚、添彩,已成為青神縣最美的一條竹林景觀大道。特別是金秋十月,芙蓉花開,風景如畫,美麗怡人。
竹林濕地。
岷江東岸翠竹長廊從岷東大道青神段到漢陽古鎮,全長20公里。從岷東大道(青神段)起,沿岷江東岸,連接中巖寺、漢陽古鎮,一路翠竹綿延,為沿路增添竹生態之韻,為道路、水上交通構筑了一條竹林風景線。
尖山竹海。
尖山竹海位于瑞峰鎮尖山村、天池村,占地12000畝,從2008年開始建設,自實施以來帶動尖山村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500元,為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尖山、天池兩村依托竹海資源,打造以竹海為主的康養基地和鄉村旅游產業,推進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更美竹林風景 未來可期
展望未來,更美竹林風景已經在路上。以竹編、竹紙、竹桶為代表的竹產業細分市場領頭羊地位初顯。喚魚公園、金竹園·萬畝雷竹基地、竹里杏蘭等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竹編。
青神縣多措并舉,擦亮“三竹”品牌。實施“竹+品牌”發展戰略,支持重點企業,建立現代制度,制定品牌培育發展規劃,促進環龍新材料、云華竹旅等重點企業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共同推出“斑布 功夫熊貓”“竹+x(皮、玉、瓷、珠寶等)”系列品牌產品36種,形成了竹編、竹紙、竹桶三大產業,“青神竹龍”成功申報為“最長竹編舞龍”吉尼斯世界紀錄,“斑布竹紙”占全國本色生活用紙市場份額的30%,“青神竹桶”成為2019年北京世園會中外領導人“共培友誼綠洲”活動的專用桶。
竹紙。
1400畝的竹里杏蘭風景線項目,規劃以綠道為主軸,串聯竹林景觀項目,打造綠色交通系統,最大限度發揮竹林風景線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讓青神的山水田園與美麗竹林相融合,讓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成為青神的鮮明特色。
該縣引進四川瘋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池村采取農戶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組織”形式,種植雷竹、楠竹等,打造集“旅游+餐飲+康養+田園綜合體+精準營銷”為一體的萬畝雷竹產業孵化園,推進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以東坡賢母文化和東坡初戀文化為主題,將喚魚公園打造成為以凈水調蓄防澇、城市健康休閑、特色文化體驗、文創旅游發展為一體的濱水開放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