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10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開展了“2019美麗山水城市”專題宣傳活動。經過媒體遴選(自薦/推薦)、城市確認申報、專家認定,產生了美麗山水城市(2019版),其中,洪雅獲得“美麗山水城市”稱號。
“‘美麗山水城市’評選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組織開展,旨在尋找和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城市樣板。洪雅能夠入選,和生態、康養等因素密不可分。”據該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僅有13座城市獲此殊榮,同時也是四川唯一。
洪雅地處四川盆地西南、成都“1小時經濟圈”,位于成都、樂山、雅安腹心地帶,幅員1896平方公里,年均氣溫16.9℃,負氧離子濃度達國家Ⅰ級標準,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300天。是四川距成都最近、生態環境最優的縣,坐擁瓦屋山,環抱青衣江,水質常年達國家Ⅱ類標準。獲得了全省唯一、全國僅19個的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近年來,該縣牢牢把握“健康中國2030”發展戰略機遇,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全力打造國際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綠色城鎮化之路。而洪雅這座生態之城,應山起,因水興,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著實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徑。

富集的森林資源為發展森林康養提供了優渥條件。
A 植綠為底 堅持生態
“洪雅的空氣好,氣候適宜,真是康養度假的好地方!”10月23日,記者來到洪雅縣瓦屋山鎮復興村茶山,芳草芬菲,景色優美,樹木蔥蘢,綠草茵茵,一眼望去,滿目皆綠。
“在這背后,是面積達13.7萬公頃的郁郁蔥蔥森林。超過71%的森林覆蓋率,使得洪雅境內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高,被譽為‘綠海明珠’‘天然氧吧’。”走在婉轉悠長的健康步道上,站在空曠舒適的休閑場所中,在樹林中穿梭,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城市山林的郊野氣息,讓人仿佛回歸自然,感到十分舒心,愜意無比。
“洪雅堅持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始終把生態作為洪雅立縣之本、強縣之基,構建‘宜居縣城—綠色場鎮—美麗鄉村’生態空間新格局。”據介紹,該縣提出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目標,積極打造“森林城市”“公園城市”。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園2個、濕地公園1個、城市綠地22個,縣城綠化覆蓋率超過38%。
通過實施場鎮“擁翠工程”,開展森林小鎮建設,該縣各鄉鎮均建成水景公園或多彩廣場,多數鄉鎮創建成為國家級生態鄉鎮。開展春秋兩季“我為森林植棵樹”等大規模植綠行動,大力實施天保工程。目前,已實施退耕還林22萬畝,荒山造林30萬畝,有效管護天然林117萬畝,全縣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穩中有升。同時,該縣積極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已實施生態細胞工程700多個。通過持續開展生態建設,洪雅環境質量遠遠超過省、市標準,生態環境質量EI指數為85.4,持續為優級,四川領先、居全國前列。

“要想身體好,常往洪雅跑”。(資料圖片)
B 規劃引領 康養突破
“七里坪、瓦屋山、雅女湖、柳江鎮……每到炎熱暑期,慕名前來的度假客更是絡繹不絕。”據該縣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資源稟賦,洪雅緊扣國際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突出康養度假特色,做強景區旅游,做優城市旅游,做特鄉村旅游。成功引進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打造和完善康養度假、漂流、滑雪、滑翔、禪修、溫泉等業態。
為開展康養產業統計試點工作,早在2017年,洪雅便啟動了健康產業統計體系設計工作,2018年6月,全面完成試點工作。2017年,洪雅康養產業總產出48.47億元,增長4.45%;增加值為18.32億元,增速達8.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6.56%,對GDP的貢獻率達26.77%。預計2020年洪雅縣健康產業總產出將達61億元。
洪雅還積極推進中醫藥重點基地建設。其充分發揮當地中藥材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雅連等中藥材種植。2018年,七里坪被評為全省首批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2018年12月,瓦屋山藥業雅連種植基地成功申報全省“三個一批”珍稀名貴藥材基地,在高廟鎮黑山村建立標準化中藥材雅連種植基地500余畝,年產量達500公斤以上。
與此同時,洪雅整體策劃全縣康養度假旅游產業,高品質規劃瓦屋山、柳江古鎮和城區,用國際化理念推動資源利用。并結合大峨眉旅游區、攀西旅游區和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三山聯盟區域規劃,加強交通、環保、資源區域旅游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推。

瓦屋山漂流。
C 今日洪雅 亮點紛呈
“要想身體好,常往洪雅跑。”如今的洪雅,景點紛呈,漂流、滑翔、森林棧道、玻璃棧道、叢林穿越、汽車營地、野外露營等體驗型業態快速發展,洪雅旅游走上集“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康養”等于一體的發展新路,以森林康養、抗衰康養、運動康養、醫療康養為重點的“旅游+康養”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瓦屋山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最美桌山”,瓦屋山景區被評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七里坪成功創建四川首批省級度假區,成為國內首個國際抗衰老試驗區;柳江古鎮景區被評為“山水養心、休閑宜居”的國家特色小鎮,四川十大古鎮;玉屏山被評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槽漁灘景區蓄勢待發,啟動濱水休閑度假區設計規劃。
不俗“戰績”不止如此,該縣還成功創建3個國家級康養基地、4個省級康養基地、2個省級國際合作示范基地,建成國際抗衰老健康產業試驗區1個;先后榮獲中國最佳投資旅游典范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四川省旅游強縣、鄉村旅游強縣、旅游標準化示范縣、林業生態旅游示范縣等殊榮,形成了覆蓋全域的森林康養基地集群。
近五年來,累計接待游客4049.56萬人次,年均增幅17.88%;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325.54億元,年均增幅15.83%。其中,2018年,完成旅游項目投入26億元,接待游客1052萬人次,同比增長10.07%;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9.2%。

柳江古鎮精彩的舞龍表演。
金杯:
深耕大健康產業 打造康養新生活“
未來,我的目標主要是健康和生命科學,而抗衰、醫養、康養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在這個方向上,得益于洪雅半山七里坪發展模式取得的成功,目前,我們正在向省內外推廣落地這個產業模式和實現路徑。”10月30日,正在四川金杯半山集團忙碌的金杯說。
據悉,金杯是中國康養文旅產業的領軍者,他帶頭打造的峨眉半山七里坪,從十年前一個無人問津的貧困村,到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知名的旅游度假區,并成功創建為“四川省首批省級旅游度假區、中國首個國際抗衰老健康產業試驗區、四川省十佳森林康養目的地、四川首個省級文化藝術示范區和有機農產品消費安全監管示范區”。
不僅如此,康養產業的迅速發展,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紅利。“我們的收入從十年前不到 2000元,現如今比20000元還多,真正實現了十倍的增長啊!”當地村民表示。

“清新的空氣、涼爽而四季分明的氣候、天然優質的礦泉水、無污染有機腐殖土以及罕見陽山,這些特質被譽為半山七里坪的‘天賦五寶’。”講到為何會選址七里坪,金杯總是滔滔不絕。生活在半山七里坪的人不僅幸運,也很幸福。據研究表明,七里坪具有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24℃的夏季平均溫度和16℃的年平均溫度,1300米的人體適宜海拔高度,以及超高的負氧離子濃度和空氣潔凈度,而這些正是康養所必需的。
在金杯的康養產業打造中,半山七里坪以“人體5S智慧健康管理體系”為核心,配置了包括華西國際康養中心、大數據平臺、國際生物抗衰研究院等在內,多位一體的全生命周期康養配套。同時,還專門為半山業主打造了社群生活——“夢想組織者俱樂部”和“半山·青春學院”。
“我們組建了攝影俱樂部、歌舞俱樂部、美食俱樂部等20個社群俱樂部,在這里還可以學武術、瑜伽、書畫、聲樂,以及學習投資、互聯網等技能。”金杯表示,通過七里坪的清潔空氣、弱堿性山泉水、綠色食材,以及健全的醫養、康養體系完美結合,再加上半山·青春學院體系來重塑青春活力,來這里的人們可以實現人生的二次價值拔升。
當然,創業的過程并非完全一帆風順。十年前,金杯就敏銳地意識到避暑度假、旅游度假的潛在需求,于是誕生了七里坪項目,當時他的很多朋友甚至家人都不理解,有些還會在背后說很難聽的話,但他始終堅信他的選擇,也堅定地走了過來。如今的半山七里坪,已經是中國首個國際抗衰老健康產業試驗區、四川省文化藝術示范區、有機農產品消費安全監管示范區和全國森林康養建設示范基地,“避暑七里坪,越冬在米易”也成為不少老百姓的口頭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