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21 10:18:06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文/圖
廖明劍正在進行傷情鑒定。
今年55歲的廖明劍,是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法醫技術負責人、主檢法醫師。自部隊轉業到公安機關工作以來,他充分發揮一名退役軍人堅決服從、擔當奉獻、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協助破獲案件無數,先后被評為“十佳破案能手”“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受到各類嘉獎十余次。今年,他被評為市“優秀退役軍人”。
專業技術過硬
為破案立“軍令狀”
1983年,廖明劍參軍入伍。1985年,他考入軍校,主攻臨床醫學專業。1988年至2002年,他在部隊擔任外科主治醫師,并逐步成長為部隊衛生隊隊長。1989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02年,廖明劍從部隊轉業到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刑警大隊,在法醫崗位一干就是17年。他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自費到醫科大學深造,盡快掌握了法醫專業技能。他在工作中不斷進取,成為敢為案件偵破方向立“軍令狀”的專業高手。
2006年4月的一個晚上,居民袁某在鬧市區被槍殺,廖明劍連夜對尸體進行檢驗,他斷定死者系“來福槍”射殺。案偵民警以此為線索,順藤摸瓜破獲連環殺人案9起。
2009年3月,東坡區悅興鎮火車道口、高速路立交橋下發現一男一女兩具尸體。當時,現場幾乎所有人員都認為這是一起殺人案,可廖明劍卻判定為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就連連省、市相關專家也對這個結論不予支持,案件偵破一度陷入困境。廖明劍堅信自己的判斷,反復對尸檢結論進行推敲、論證,認定此案就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他當即向局黨委立下“軍令狀”,如果案件有任何差錯,一切后果由他承擔。最終,案件以交通肇事逃逸案告破,廖明劍憑借自己多年的專業經驗,證明了自己的判斷。
多年來,他團結帶領法醫技術團隊參與重特大殺人案的尸體檢驗工作,認真研究找出案件的發生特點與規律,攻堅克難,為案件偵破提供了正確的偵查方向和重要依據,使東坡區近年來發生的數起特大命案勝利告破。
默默堅守崗位
帶病出警“伸張正義”
法醫是傷、病、死的鑒定者,大部分時間面對的是尸體;接觸的環境是瘆人的停尸房,惡心的小山溝,黑暗的洞、橋、井……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廖明劍卻要保持沉著冷靜,仔細搜索每一絲痕跡,為死者“伸張正義”。
長期的食無定時、行無定蹤,許多法醫沒干幾年就轉行了,但廖明劍卻始終堅守初心。“既然選擇了這行,就不能放棄,還要干得更好。”廖明劍說,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業判斷,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他認為法醫這項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
由于長期的勞累工作,廖明劍患上了高血糖和痛風,但是他依然帶病在崗。每當命案發生,他都忍著病痛在第一時間趕赴案發現場。有一次,廖明劍痛風發作,連直立行走都有些困難,案發現場又在一個山高路遠的地方,為了能夠給案件偵破提供依據,他強忍病痛、一路靠同事背著趕到了案發現場。
17年來,廖明劍一直堅守在法醫工作第一線,無論白天黑夜還是節假日,只要有命案發生,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始終踐行一名退役軍人不怕吃苦、默默奉獻的高尚精神,在工作崗位刻苦專研、默默奉獻、忘我工作,17年間,共檢驗尸體2550具、出具尸體檢驗報告800余份、輕重傷鑒定意見書2000余份,用實際行動為警徽增光添彩。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