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12 09:15:46
責任編輯:雷堯
眉山網記者 王麗
9月26日至28日,2019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成功舉辦。期間,共簽定20個投資項目,總金額183億元;接待客商和游客10萬余人次,成交額5890萬元,意向成交額近2億元。
已成功舉辦兩屆的竹博會,成為眉山聯通世界的紐帶。
舉辦盛會 搭建互惠平臺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竹產業展示的全球盛會,本屆竹博會期間,境內外參展商、采購商共襄盛舉,共同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合作圖景。
聚焦本屆竹博會,參展商們各顯神通,紛紛拿出自己的主打產品,突出鮮明特色,將各地的精華元素濃縮進1.5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借助竹博會這個開放平臺,展示形象,推進合作共贏。據悉,本屆竹博會設標準展位約400個,包括竹產業國際展區、竹創意設計展區、竹工藝美術展區、竹生活用品展區、竹科技運用展區、竹食品食材展區等十大展區,集中展示了各類竹產品,以及竹產業研發、裝備、康養等產業。
流通的不僅是商品,還有商品傳遞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加強了解,加深友誼。談起這次眉山之行,來自墨爾本的嘉賓Nick說:“眉山的發展機遇很多,竹產業發展勢頭正強,真是不虛此行。希望明年還能參加竹博會。”
據統計,本屆竹博會共接待客商和游客10萬余人次,成交額5890萬元,較上屆增加624萬元;意向成交額近2億元,較上屆增加2000萬元。
開放合作 擴大創新“朋友圈”
3天里,15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國際范”更足、合作程度更深——
瑞士布里恩茨市派出由市友協主席彼得·哈格勒帶隊的訪問團,向我市贈送由著名雕刻家拉麗莎·凱斯勒雕刻的“蘇東坡木雕像”,以深化兩市的友誼,增進兩地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由澳大利亞航輪集團總裁保羅·比特托和董事蒙榆鳳帶領的澳洲代表團,在竹博會期間考察我市,與我市開展了經貿合作友好座談,雙方就環保材料、生態農業、商貿服務、金融投資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國際范”帶來的新思維和沖擊波也開始產生。
日本設計師村田智明表示,竹博會讓他看到了竹產業發展潛力,也將把竹博會中學習到的技術運用到產品的生產設計中,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帶動更多人去做不同的竹產品。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昱東表示,以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合作為契機,未來將共同設計出更多、更好的竹產品推向國際。
據悉,今年上半年,青神縣聯合國際竹藤組織、國際竹藤中心、中國竹產業協會等共同發起北京國際設計周“竹與生活”2019國際(青神)竹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向全世界發出“橄欖枝”,吸引了來自日本、泰國、印度等國家以及國內知名設計師和20余所高校1000余人參賽,共征集作品4298件,大賽官網訪問量達150萬人次。
“我們希望借助這一載體,真正做到使竹資源‘活’起來,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合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為竹產品開發打開了一扇門,也為講好眉山故事開辟了一條路。
系列活動 推動成果共享
建設四川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務實的成果體現在行動上。
竹博會開幕式上,我市首倡,洪雅縣、青神縣、邛崍市、長寧縣等19個四川省首批竹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培育縣在開幕式上聯合發表《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美麗鄉村風景線“青神宣言”》,共同發出“牢記囑托,不辱使命,綠色發展,興竹富民”的堅定聲音,掀開了四川竹產業發展新的篇章。
此外,本屆竹博會期間還舉辦了中國竹產業高端論壇,業內專家圍繞開發新型竹材料、發展竹林康養業等一系話題展開了探討,就如何發揮竹子最大效益、延長竹產業鏈條給出了一條條路徑,對竹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竹子在脫貧攻堅、生態建設、休閑康養等方面都能發揮重大作用。”中國檢科院中檢美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靜丹對竹產業的發展充滿憧憬。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據統計,本屆竹博會期間共簽定20個投資項目,其中產業投資類項目12個、經貿類合作項目8個,總金額183億元,較上屆增加19億元。目前,青神竹簡紙工作室已建成,青神萬畝雷竹生態產業鏈項目也已開工建設。
溝通互助,擴大開放,眉山與世界的紐帶正沿著竹博會的新起點不斷延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