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06 10:31:31
責任編輯:任楓楓
張軍在天安門廣場前的觀禮臺留影。(由受訪者供圖)
張軍 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
昨(5)日,見到記者后,眉山市委統戰部愛國宗教團體辦公室主任張軍便打開話匣,回憶起國慶受邀到天安門廣場參加國慶盛典,激動的心情猶如大海一樣,久久不能平復。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于9月27日在北京舉行,我省24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30名模范個人被國務院表彰,其中22名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代表應邀進京授獎并參加國慶觀禮,張軍便是其中一個。
10月1日凌晨五點,張軍便起床了,雖然一整夜輾轉反側,睡得很不踏實,但絲毫不影響他的精氣神。
就餐、乘車、過安檢……早上七時左右,觀禮嘉賓們陸續抵達天安門廣場前的觀禮臺,“晨光映射下的天安門廣場耀眼奪目,我的心情也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談及觀禮前的感受,張軍仍難掩激動。
“當70響禮炮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回響時,我仿佛看到祖國70年來從百廢待興走向繁榮富強,忍不住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再看到各類現代化、信息化裝備駛過長安街時,我為自己生在一個強大的祖國感到自豪,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榮耀。”張軍的話語里掩飾不住的驕傲。
看見祖國70年的滄桑巨變,張軍說,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讓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人民腰桿挺直了,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張軍是一名“80后”,親歷了祖國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了的巨變。從物資緊缺的計劃經濟到琳瑯滿目的市場經濟,人民的生活品質實現了數次質的飛躍。“這一切的成就,都是靠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各族人民艱苦卓絕的團結奮斗出來的。在京期間,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代表交流,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國家更加安全、更加穩定、更加富強,自己的包里也越來越鼓,人民群眾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張軍說。
“能被組織推薦,受到國務院的表彰,我倍感榮耀,也十分珍惜。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問自己,自己真的能勝任這份榮譽嗎?后來,我找到了答案。”張軍說,“在北京,我見到了‘時代楷模’——雪線信使其美多吉和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代表,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突然明白了,我們沒有從事偉大的事業,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但我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全心全意、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奉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著自己綿薄的力量,正因如此才會得到人民的肯定。”
“我們都是一個平凡的個體,當我們匯聚起來,就筑成了國家最堅實的長城。”張軍的一席話,擊在了記者心上,帶來了莫大的鼓舞。
談到對未來工作的打算,“現在全市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未來我將對照要求,認真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學習,進一步加強理論武裝、扎實做好本職工作、不斷總結改進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務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繁榮富裕美好眉山’的建設工作中去。”張軍說。
眉山網記者 林琳
李永偉在閱兵儀式現場。(受訪者供圖)
李永偉 繼續帶領村民種“中國最好葡萄”
“這份黨和國家給予的莫大榮耀,足以讓我驕傲一生,感恩一生!”10月3日上午,從北京參加國慶盛典回來的眉山市彭山區果園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偉,正主持召開村里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會議。李永偉于10月2日晚從北京回到彭山,第二天便開始了忙碌的工作:帶領村干部走訪開展“五治”工作、垃圾分類工作、籌備接下來要開展的葡萄種植培訓班,“我們還將針對殘疾人,專門開展一個培訓班。全面奔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他說道。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李永偉作為基層黨組織代表受邀參加國慶盛典。凌晨五點多,他便起了床,懷著激動的心情趕往現場。聽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觀看完閱兵儀式后,李永偉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我人生最難忘的時刻。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祝福家鄉發展更加美好。”他說。
李永偉現任彭山區觀音鎮果園村黨支部書記。2014年被眉山市委授予“先進勞模”稱號,2015年被四川省委授予“先進勞模”稱號,2017年當選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2016年,果園村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我今年55歲,還算見證了70年來祖國的大變化。能夠現場觀看國慶盛典,見證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十分激動與自豪!”李永偉說道,前往北京前,他沒有做任何“特殊準備”,沒有理發,沒有買新衣,“就把在基層工作的日常狀態帶到觀禮現場,我認為這就是一名基層黨組織代表最好的狀態!”
9月28日,李永偉帶著珍貴的觀禮邀請函,從彭山啟程前往北京。抵達北京,當車輛行駛在北京寬闊的道路,抬頭仰望道路兩旁的五星紅旗,李永偉的心中涌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與感動。“記得上一次來北京,是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頒獎,沒想到今年能來看國慶70周年盛典。”第二次到首都,他說,這不僅僅代表個人,還代表著全村父老鄉親的殷切期待。
果園村是彭山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偉深知自己是鄉村振興的“領路人”。“以前我們村以傳統農業為主,農民收入普遍不高。”談起果園村的變化,李永偉說,2010年,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為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他和村“兩委”成員先后到龍泉、蒲江、浙江等地參觀學習。結合村上的實際,最終決定把葡萄作為村里的主打產業,并提出了“種中國最好葡萄”的目標。
如今,果園村從一個傳統農業村轉型成為產業興旺、和諧幸福的美麗新村,并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美麗田園、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稱號。現在的果園村村如其名,遍地是水果,村民們腰包鼓了,住上了干凈整潔的居民樓,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父老鄉親信任我,我不能辜負大伙,必須干出個樣子、干出點成績。”李永偉說,“這次觀禮榮譽,更是給了我莫大信心,說明我們以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得到了認可。回來后,我們還要繼續種全國最好的葡萄!”
眉山網記者 羅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