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03 11:11:03
責任編輯:羅思源
李滔:步行巡邏 一天往返15趟
眉山網記者 陳燕利 文/圖
李滔引導行人過斑馬線。
8月1日7點半,為疏導高峰期的交通秩序,市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巡邏二中隊輔警李滔早早地上班了。
雖然只有27歲,但李滔當交警巡邏員已有6年了,早已成為隊里出名的業務能手。在市政府大轉盤處,他站在路口,不停地吹著嘴里的口哨,一邊指揮疏導車輛通行,一邊糾正行人、非機動車亂穿馬路等違法行為。
9點10分,早高峰過去后,忙了快兩個小時的李滔快步走向路邊的警車,拿出一瓶礦泉水,“咕嘟咕嘟”一口氣喝完。喝完水后,他用手甩了兩把額頭的汗水,笑著說:“這可是‘蒸包子’,一個多小時下來,我們從頭到腳都被汗水浸透了。”
李滔主要負責東坡大道南一二三段的交通秩序。“主要針對違停和非機動車逆行、橫穿馬路、闖紅燈,還有行人翻越護欄等行為進行勸導教育。同時,還要維護路面交通秩序,保持路面暢通。”李滔介紹,他所在的路段大都需要步巡,平均每天他要往返15趟,一天下來,經常要走兩三萬步。
一名騎著電動車的車主逆向行駛,李滔發現后趕緊向前制止,并耐心講解道路安全知識。車主聽后,不斷道歉,馬上將車掉了頭。“難免遇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市民。只有通過不懈的宣傳,必要的時候加以處罰,通過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的方式,才能進一步提高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李滔說。
“工作強度十分大,有時候接連幾個星期都沒有休息。”李滔說,一套警服從早穿到晚,濕透了只能用身體捂干。最難受的是執勤時,額頭上的汗水流進眼睛里,他們只能在指揮交通的間隙用手臂擦一擦眼睛,因此每年都有很多隊友因酷熱引發眼疾。
在交警部門的持續努力下,違停現象和非機動車逆行情況少了很多。“以前每天要協助規范停放非機動車幾十次甚至上百次,自從‘雙創’整治之后,現在一天只有十幾次甚至更少。”說這話時,李滔臉上寫滿了自豪,“為鞏固‘雙創’成果,我們力度不減,持續打擊交通違法行為,為廣大市民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共同建設美麗和諧的家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