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31 16:04:10
責任編輯:羅思源
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展示我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風尚,今年,市委宣傳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眉山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聯合開展了第六屆眉山市道德模范評選活動。
各地各部門按屬地管理原則,經過廣泛發動、逐級遴選、層層審核等程序,向組委會擇優推薦了候選人。市組委會組織由主辦單位及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基層群眾代表組成的評委會進行初評和終評,經過網絡評議、100名公眾代表評議和評委會評議等環節,產生了10名第六屆眉山市道德模范建議人選。
為確保評選推薦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現將名單及簡要事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19年7月31日—8月4日。公示期間,如有意見和建議,單位和個人均可來信、來函向市組委會辦公室實名書面反映,聯系電話:028—38290191,地址:眉山市東坡區蘇轍公園雛鳳閣,電子郵箱527154597@qq.com。
第六屆眉山市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組委會辦公室
2019年7月30日
第六屆眉山市道德模范建議人選
一、助人為樂(2名)
雷澤珍 東坡區崇禮鎮人民政府畜牧站工作人員
周明弟 洪雅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
二、見義勇為(2名)
袁顯華 仁壽縣遠達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保安
胡永林 彭山區江口鎮雙江村2組村民
三、誠實守信(2名)
潘洪燕 東坡區復興鄉人民政府殘聯專干
羅永田 彭山區亨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四、敬業奉獻(2名)
羅朝運 丹棱鎮龍鵠村黨支部書記
李高如 眉山市利民垃圾處理有限公司推土機駕駛員
五、孝老愛親(2名)
張建軍 仁壽縣天峨鎮紅星社區1組居民
邵學英 青神縣青城鎮游灘社區6組居民
第六屆眉山市道德模范建議人選簡要事跡
一、助人為樂
雷澤珍,女,漢族,1970年5月出生,東坡區崇禮鎮政府畜牧站工作人員。她是一位失獨母親,失去女兒并沒有讓她陷入消沉。她毅然決定走出悲痛,2015年成立了東坡區澤華愛心協會,給同樣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帶去溫暖和希望。她給貧寒以溫暖,給孤獨以撫慰,給絕望以亮色。在雷澤珍的帶領下,協會志愿者發展到268人,大家一起倡導和弘揚社會正能量。雷澤珍長期資助幾名孤兒,平日里,她利用周末、節假日等休息時間組織協會志愿者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先后幫扶孤兒、殘疾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重癥患者等共計900多人,服務時間累計達到2萬多小時。先后榮獲“四川好人”、市十佳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周明弟,男,漢族,194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洪雅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2002年,周明弟退休后,本該好好休息,安享晚年,但他卻義無反顧地走在關心下一代的路上,這一走就是17年!17年里,他走遍了全縣15個鄉鎮和中小學校,走訪慰問900多名留守兒童、500多名“五失”青少年。四處呼吁廣泛籌集善款100多萬元,募集衣服3萬多件、圖書10000多冊,他自己捐資20多萬元。幫助孤兒、留守兒童、白血病和腦癱兒童、問題青少年和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單親家庭特困青少年等,他對青少年滿懷深情的關愛溫暖了一個又一個家庭。先后榮獲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省十佳五老、“四川好人”、“眉山好人”、第二屆感動洪雅人物等榮譽稱號。
二、見義勇為
袁顯華,男,漢族,1967年2月出生,仁壽縣遠達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保安。2016年6月5日早上7時許,袁顯華在汪洋鎮五十米大街往大勇社區的橋上晨練時,聽到遠處傳來的“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聲。袁顯華循聲望去,看見一人正在橋東邊的一個水塘內掙扎。袁顯華沒有多想,飛快向池塘邊跑去,并“撲通”一聲跳進幾米深的水里,很快,他摸到了落水者,并迅速從落水者背后推著其向岸邊游去。通過與另一個晨練者合作,最終兩人協同把老人救上了岸。上岸后,袁顯華對老人果斷采取了搶救措施。幾分鐘之后,老人逐漸舒緩過來。見老人脫離危險,袁顯華聯系到老人的家人后,才默默離開現場。后來,老人為袁顯華送來錦旗。先后榮獲四川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四川好人”、眉山市見義勇為勇士、“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胡永林,男,漢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彭山區江口鎮雙江村2組村民。2018年7月27日,胡永林和妻子像往常一樣外出散步。正從江口這邊橋頭走到橋面約100米左右之處時,胡永林腳底被絆了一下,低頭仔細一看才發現剛才走過的那段橋的橋面已經下沉了約4公分,仔細檢查后發現橋邊上已經錯位了10余公分。胡永林夫婦當即轉身準備往回跑,但當看到橋上還有車輛行駛、行人通過,錯位橋面在車輛通過時發出顛簸響聲,胡永林考慮到橋面現時的狀況,心想如果再有行人及車輛通過,那勢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后果不堪設想。本著軍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胡永林邊跑邊立即撥打了110報警電話,向警方告知了詳細情況,希望他們能盡快采取措施將危險和損失減小。接警后,相關部門迅速趕到現場,封鎖橋面兩端,進行交通管制,阻止行人及車輛通行。7月27日21時45分左右,岷江一橋橋體垮塌,因為交通管制及時,此次事故未發生人員傷亡,避免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因為胡永林的責任心和及時報警,大橋垮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得到全體干部和群眾的好評。先后榮獲“四川好人”、“眉山好人”、區人民衛士、區見義勇為公民等榮譽稱號。
三、誠實守信
潘洪燕,女,漢族,中共黨員,1990年4月出生,東坡區復興鄉殘聯專干。她是一位身患殘疾的90后女孩,2015年父親因肝癌過世,父親生前生意來往上的債主們找上了門,向母女倆討要潘父生前所欠的債款。面對困難,潘洪燕與母親沒有半點退縮,當場向債主承諾,哪怕是砸鍋賣鐵也會把債還完。還債的日子非常艱苦,潘洪燕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白天在單位忙了一天后,晚上回去還要照顧母親,幫助母親割豬草、喂豬。還債的幾年,潘洪燕每個月的工資一發下來,就拿去還債,幾年來,新衣服也沒添幾件。通過與病弱的母親三年的努力,潘洪燕終于還清了欠12個債主的16.5萬元債務。她用堅持詮釋了誠信,更讓世人明白了真情永遠比金錢更讓人踏實。先后榮獲市最美家庭、“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羅永田,男,漢族,民建黨員,1963年2月出生,彭山區亨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努力開拓、誠信經營。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大膽創新,公司秉承“服務至上 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他在企業經營和日常生活中,一直堅持誠實守信,把誠實守信作為立身之本,作為一把尺子時刻衡量著自己的言行。他的企業多次榮獲“四川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單位”、“3·15質量誠信示范單位”、“重質量、守規矩、講誠信單位”等榮譽。在大力發展企業的同時,他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始終身體力行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捐贈總額達到3467萬余元,其中,現金1609萬元,物資折價1858萬元;志愿服務時間500小時,志愿服務人次200人次,受益數達5000人。先后榮獲中華慈善獎、“中國好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四川省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四川好人”、“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四、敬業奉獻
羅朝運,男,漢族,196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丹棱縣丹棱鎮龍鵠村黨支部書記?!跋蛉罕娬f話,說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數;為群眾辦事,辦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這句話是羅朝運的座右銘。從2004年至今,羅朝運擔任龍鵠村黨支部書記已經15年了,這句座右銘一直是他行為處事的“指南針”。15年來,龍鵠村從一個“臟亂差”的村落成為了省級“四好村”。他帶領村民探索出了“因地制宜、分類收集、村民自治、市場運作”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推廣。先后榮獲四川省十佳杰出村官、“四川好人”、“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李高如,男,漢族,1974年7月出生,眉山市利民垃圾處理有限公司推土機駕駛員。他是一名普通的生活垃圾處理廠環衛工人。13年來,他的工作就是將從眉山各區縣和鄉鎮運來的200余車垃圾,從傾倒平臺向垃圾堆深處推出鋪開約3-40米后壓實,一層一層地進行堆積填埋。13年來,因為職業環境問題,他身上常年有一股味道,為了不給親戚、朋友帶去麻煩,過年過節從來不到親戚家做客。先后榮獲市勞動模范、“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五、孝老愛親
張建軍,男,漢族,1957年11月出生,仁壽縣天峨鎮紅星社區1組居民。2010年,張建軍的兒子患直腸癌,于次年不幸逝世,2012年,張建軍的女兒也患上了直腸癌離開人世,2014年,張建軍本人也被檢查出了直腸癌,生命垂危,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張建軍的妻子徐秀華和兒媳蔡紅芳身上。屋漏偏逢連夜雨,2014年8月,厄運再次降臨,兒媳蔡紅芳在務工時意外摔傷腰部,必須安裝鋼板,從此她再也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可就是這樣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卻從來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天天脫貧摘帽,張建軍手術后堅持做木工活掙錢養家,徐秀華帶著兒媳婦養雞養鴨養鴿子、種青菜腌咸菜為家庭增收,閑暇時還到周圍打工掙錢,兒媳蔡紅芳再婚后也沒有離開這個家,夫妻二人外出打工,掙錢為張建軍治病,供兩個女兒上學。一家人齊心協力,讓這個不幸的家庭幸福美滿,其樂融融。先后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邵學英,女,漢族,1946年2月14日出生,青神縣青城鎮游灘社區6組居民。2000年1月10日,兒媳婦陳俊梅發生意外昏迷成了植物人,面對幾萬元的手術費,婆婆邵學英堅定地對兒子說:“醫,只要能救活她,砸鍋賣鐵也要醫,誰讓我們是一家人。”邵學英在家照顧癱瘓的陳俊梅,每天用胃管給陳俊梅喂蛋花、牛奶,搓澡按摩,背著2歲的孫子,種著5畝地,養著雞豬,省吃儉用,勤勞持家。在一家人的努力下,6年后,陳俊梅站起來了,雖然不能說話,拄著拐杖走路一顛一簸。13年后,陳俊梅能說“媽媽,辛苦了!”“謝謝媽媽。”如今,邵學英依然每天手洗著一家五口的衣服,煮著三頓飯,照料著田里的莊稼,照顧著患肺氣腫白內障等疾病的78歲老伴黃德友。19年的牽手相伴、風雨同舟,邵學英用自己的真誠、善良詮釋著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先后榮獲“四川好人”、“眉山好人”、市文明家庭等榮譽稱號。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