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成都商報
更新時間:2019-07-31 15:37:43
責任編輯:羅思源
近段時間以來,39歲的眉山人豆小剛比平常要多花好幾倍的精力思考服裝。
之前,中國達人秀的一位節目組導演聯系上他,這意味著,豆小剛將有可能登上全國性的電視舞臺。
來自四川省眉山一個小鄉村的豆小剛,能引起中國達人秀節目組的注意,似乎并非偶然。
在快手上,他是有近40萬粉絲的“鄉村九點半”,在他截至7月29日發布的237段視頻中,他總是身著花生、鍋碗瓢盆、銀杏、雨傘、窗簾、電腦鍵盤等物品制成風格迥異的服裝,戴著墨鏡,踏著音樂的節拍,在眉山鬧市區的廣場上腳踩貓步,旁若無人……
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罵他神經病,認為他的做法是嘩眾取寵,也有人稱贊他是為患癌父親籌錢的“孝子”,還有人為他的設計創意點贊,稱他是草根設計師,鼓勵他去各大時尚周。
他是眾人眼中的異類:
一個蓄著胡子的中年男子,身著用花生、鍋碗瓢盆、掃把、雨傘、窗簾、電腦鍵盤等物品制成的奇裝,上演街頭走秀
他是大名鼎鼎的“鄉村九點半”:
從2018年2月以來,他發布兩百多條身著各種奇裝異服的“維密秀”,每條點擊都在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
他說自己是浪子回頭:
為給患癌父親治病,選擇嘩眾取寵“直播”來掙快錢,父親去世后,他又通過直播掙錢還債
這位“鄉村維密秀”背后的主角,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不論是走秀還是直播,豆小剛永遠在爭議漩渦當中:
一面有眾多粉絲支持,一面也有不少人在直播間罵他
著奇裝鬧市走秀 恍若時裝秀現場
2019年7月26日10點,眉山一間出租屋內,凌晨2點多才下線的豆小剛又開起了直播,頂著一雙黑眼圈的他,想趁著早上直播的人不多,再來一波熱度。
粉絲們要看走秀,豆小剛從身后拿起一套蒲扇做成類似于京劇中“靠旗”的服裝造型,兒子睡眼惺忪地走過來,熟練地將衣服固定在豆小剛身上。
貓步、轉身、停留……一米七左右、剪著短頭發、蓄著一圈胡子的豆小剛走得有模有樣。
而錄制作品的時候,豆小剛經常會選擇在中心城區的廣場上,每一次,身著奇裝異服的豆小剛一亮相,廣場上散步的人群就如潮水般“嘩”地一下圍過來,有人拿著手機跟拍起來,還有人追著豆小剛并排走著。
所到之處,無一不是鏡頭的焦點,大媽大爺們手機上的快門聲、閃光燈,恍若一場時裝秀現場。
2018年12月20日,記者曾現場見證,刺骨的寒風中,豆小剛穿了一件圍裙錄了好幾次,一旁幫忙錄制的朋友都覺得效果不好,豆小剛頂著一身雞皮疙瘩,跺了跺腳,對著攝像頭,又走一遍。
回去路上,一群大爺大媽們正在跳著廣場舞,穿著“圍裙”的豆小剛從他們眼前過去,跳舞的大媽大爺們手停在了空中,目瞪口呆地望著他。
15時30分,大家還沒有吃午飯,豆小剛為朋友買方便面。
小賣部的老板是個年近50歲的男人,掛在店口的手機正播放著豆小剛在快手上走秀視頻。
“你們認識?”記者疑惑。老板一臉樂呵呵:你們不曉得?他是“鄉村九點半”嘛,有名得很。
快手發上百段視頻 常被罵神經病
“鄉村九點半” 是豆小剛在快手的賬號,粉絲近40萬。
從2018年初到2019年7月29日,這個賬號共發布了237段視頻,播放量少則四五十萬,多則一兩百萬。
墨鏡、黑皮鞋,是豆小剛每個視頻的標配,視頻風格也雷同:在一段節奏明快的音樂中,豆小剛正面走幾秒,再接兩段側面望向鏡頭的視頻。但戴著墨鏡的豆小剛一臉嚴肅,配上一身女裝、嘴邊的胡須和微微突出的小肚腩,莫名地增添著幾分喜感。
鬧市走秀,是為了讓自己在晚上九點半開直播時有更多的粉絲,這也是豆小剛取名“鄉村九點半”的主要原因。
與走秀時身著奇裝異服不同,直播時豆小剛會穿上平時的衣服,用普通話和網友們互動,但偶爾也會丑化自己取悅網友,以獲取禮物。
在一次直播中,豆小剛和一名男主播PK輸后,在上千名網友的注視下,躺在客廳的地板中,對著直播鏡頭,滿地打滾。
不論是走秀還是直播,豆小剛永遠在爭議漩渦當中——一面有眾多粉絲支持,一面也有不少人在直播間罵他。
豆小剛說,以前只要自己一上線,就會有人來罵各種難聽的話。“甚至還有人直接給我說,讓我報地點,馬上就要來弄我。”線上被罵在他看來還算好的,現場“走秀”時,他經常會聽到有人會小聲地嘀咕:是不是神經病哦?甚至有人當場大聲開罵。
“在網上,許多人都罵我是神經病,是變態,
我不想給他們解釋,我只是想掙更多的錢給父親看病”
擠在出租屋搞創作 一天常吃兩頓飯
39歲的豆小剛出生于眉山市東坡區的一個鄉村,初中輟學后他就外出務工,先后從事過婚慶、餐飲等多個行業。
掙過錢,也曾花錢如流水,但在幾年前回到眉山時,他的錢已經揮霍一空。
“當初的自己,算是個浪子吧。”回憶往昔,豆小剛狠狠吸入一口煙:現在想起來,當初的生活有點荒誕,我想浪子回頭。
如今,豆小剛的身份有三個:農民豆小剛,演藝經紀人豆豆,網絡草根形象設計師“鄉村九點半”。
豆小剛在眉山的落腳處,是一幢建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樓房的出租屋,百余平方的三套一里,一間是豆小剛兒子住,一間是豆小剛和朋友居住,還有一間小屋,就成了直播室。
這天中午2點多,豆小剛坐在一張小板凳上,和朋友們正在用易拉罐趕制下午“走秀”需要的服裝,連午飯都沒有吃。
“經常一天就只吃兩頓飯”, 豆小剛說,“以前是只有晚上直播,現在差不多每天早上也會做一場直播,中午11點多才結束。還要尋找材料、制作服裝,下午要拍攝,做后期,凌晨了還要構思、創作第二天的服裝。”
原想靠直播掙快錢 延續患癌父親生命
一個39歲的大男人,為何不去上班,卻要選擇在鬧市身著奇裝走秀,在直播上丑化自己?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問過豆小剛,但他不愿意多說。
在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多次溝通下,他才表示,之前不去上班,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給當時身患癌癥的父親治病。
“在網上,許多人都罵我是神經病,是變態,我不想給他們解釋,我只是想掙更多的錢給父親看病,他2011年就得了癌癥。”
在朋友的建議下,豆小剛嘗試拍攝一些視頻,做一些直播來賺錢, “我的粉絲多了,可能一天就能掙上萬元。”豆小剛說,之前帶父親上成都去看病,醫生說還有辦法能緩解父親的痛苦,但要住院,先交幾萬元,可自己當時手里只有幾千元。
“拋開我沒文化沒技術這一方面不說,即使上班一個月能掙三五千元,這種掙錢的速度,能趕上我父親病情惡化的速度嗎?”那時,豆小剛也知道父親時日無多,很多人勸他不要再花冤枉錢了,但他還是想盡一切可能去讓父親得到更多的治療。
“我想通過治療,哪怕父親多活一天也好,或者說,讓他在有限的時間里,生活質量能得到一點改善,哪怕他最終走了,至少我不會留遺憾。”說到這里,豆小剛兩眼泛紅,聲音也哽咽起來:“嘲笑我的人很多,他們還會說各種難聽的話。有很多次,我真的是想放棄,打開了門都沒有力氣邁出去。可我沒有辦法,想到我父親快要失去生命的時候,我就會不顧一切地走下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曾于2018年年底,在豆小剛老家見過其父親老豆,當時,老豆已經完全不能說話了,豆小剛為父籌款,多位親朋也予以證實。
在一份2011年眉山市中醫院病理檢查報告單上,寫著老豆的病情為“舌底腫物(肉眼可見灰白黃豆大組織一個)”,而2018年7月眉山市中醫院的入院診斷書上,老豆患的是“口底惡性腫瘤”。
今年初,豆小剛的父親還是離他而去,悲痛之余,還得面對現實:父親生病、去世欠下幾萬元的債務,還需要償還。豆小剛不得不繼續打開直播,對粉絲露出笑容。
不過,原本為了賺錢直播的豆小剛,慢慢在走秀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條路。
在豆小剛的快手上有這樣一段簡介:草根形象設計師倡導節能環保綠色,各種材質搭配設計,用心去發現周圍的東西其實能做出很好的形象。心中的夢想,巴黎時裝周……
為何想上巴黎時裝周?豆小剛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反復解釋,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多,巴黎時裝周是自己覺得展示服裝和設計理念最高的場所了。“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并不代表我沒有對美的追求,對藝術的追求。”
7月29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目前,中國達人秀的一位節目組導演正在和豆小剛接觸,這意味著,如果獲得認可的話,豆小剛有可能登上中國達人秀的舞臺。豆小剛想努力試試。
“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夢想,但不去拼搏,不去爭取,你怎么就知道就會失敗呢?堅持到最后,才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豆小剛說,別人以為是笑話,但自己的每一次鬧市走秀,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前行。
對于豆小剛的“鄉村維密秀”,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教授認為,要充分理解豆小剛這類人群,通過直播等新媒體手段獲得收益或獲得個人聲望的內心的渴望,并對他們予以包容。
“也許一些行為比較媚俗,但在道德或者法律層面沒有什么沖突,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多樣化的。”
在張洪忠看來,技術給予了普通民眾展示自我、改變生活的一個機會。否則這個人群無法得到這么多的關注,可能會選擇其他更辛苦的道路,這是互聯網帶來的一個恩惠。
“身為男人,誰愿意穿著裙子去做這些事情?這背后也有他無奈的選擇。” 張洪忠認為,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道德去要求豆小剛這樣的普通的人,他們能夠在互聯網找到解決生活困難的方式,這是無可厚非的。
張洪忠也建議,在內容上,如果光靠奇裝異服或者是一些怪異的行為來吸引粉絲,有效果但不會持久,也容易引起粉絲審美疲勞。想要獲得持久的關注,需要改變些策略,在內容制作上扎根于當地或農村的變化、文化等,做一些原創的內容,可以更好、更持續地獲得粉絲的認可。(蔣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