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24 17:53:35
責任編輯:雷堯
曹霞 眉山網記者 梁昊
眉山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文化旅游資源數量和品質在全省名列前茅。目前,全市擁有“三蘇故居”三蘇祠、“最美桌山”瓦屋山、“川西第一海”黑龍灘、“天然氧吧”七里坪、“東坡初戀地”中巖寺、“禪度佛國”老峨山、國際竹藝城、中國泡菜城、煙雨柳江等著名景區景點120余處,東坡文化、彭祖文化、竹編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中外。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造就了青神竹編、仁壽抬工號子、丹棱嗩吶、洪雅復興耍鑼鼓、彭山竹琴、東坡泡菜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國家級天府新區的歷史機遇讓眉山迎來文旅融合發展新起點。作為國家級天府新區和大峨眉國際旅游區、環成都文旅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眉山緊抓文旅融合發展機遇,借力優勢自然資源,深挖厚植文化內涵。今年以來,眉山文旅融合發展動作頻頻、碩果累累。
聚焦基本文化民生 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今年6月3日至5日,四川省2019“百舟競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活動在我市青神縣圓滿舉行,全省18個市州派出的龍舟隊伍同步開槳,給現場群眾上演了一場生動的體育競技展演。此次活動以“安逸走四川 端午到青神”為主題,是全省文旅大會后第一個全省性重大節日群眾文化活動,也是貫徹落實文旅大會精神在基層的一次生動實踐。
除了承辦重大節日群眾文化活動外,我市還承辦了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人事工作研討會暨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項目現場會,舉辦了2019年職工迎春廣場文化活動、文化惠民鄉村行、傳承與創新-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4.23世界讀書日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隨著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速度加快,群眾文旅體驗的需求不斷提高,這給我市同步提質升級文旅產業精品度、提升文旅發展軟硬件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使廣大群眾不斷增強文化和旅游的獲得感、幸福感,我市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全方位推進文化旅游標準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景區交通基礎設施等軟硬件水平,同時加強文化和旅游市場培育監管,推動文旅向便民、惠民、利民發展。提前完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建設和市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法人治理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旅游廁所百度地圖上線工作,在市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推進“智慧廣電”建設,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仁壽縣被確定為省級試點縣。啟動300戶廣播電視戶戶通建設,加強日常管理,保障了全市1255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1186個行政村廣播村村響。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實現文旅產業跨越發展
今年1—6月,全市接待游客3010.47萬人次,同比增長10.94%;實現旅游總收入269.44億元,同比增長18.48%,其中,實現鄉村旅游收入65.1億元。
數據和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旅游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備融合發展優勢的戰略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是綜合性產業,只有依托多個產業“同頻共振”,才能向群眾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購、娛等在內的旅游產品和服務。而文化的注入,能充分拓寬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有效推動“旅游+”與各個行業不斷融合,有助于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經濟。
站在時代的新起點上,我市對照全省文化旅游發展重點任務,梳理了全市文旅發展重點項目76個(計劃總投資6165.6億元,其中在建重點項目22個,計劃投資2109.3億元;簽約項目9個,計劃投1029億元;儲備項目45個,計劃投資3027.3億元),重點措施26條。黑龍灘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中國彭祖國際健康養老養生文化城、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整體開發建設項目、恒大童世界、樂高樂園等5個項目成功納入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投資金額1970億元占全省100個項目約25%,結合“三區協同、競相發展”調研和園區(基地)創建等工作,開展文旅產業聚集區、重點文旅項目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摸底調查,建立項目、企業名錄庫。完善市縣兩級、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加大政策引導輔助力度,實現7家文旅類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36.8%,完成雙過半目標任務。
此外,我市還加快《眉山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5)》和《眉山市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編制,啟動《眉山市文化和旅游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前期工作。大力推進成眉文旅同城發展,達成5項工作共識,形成3張任務清單。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文旅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支撐引領作用,深入貫徹落實市領導聯系指導“3135”重大產業和重大項目推進制度,實行局領導分片包干推進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中法農業科技園、丹棱國家鄉村公園、青神國際竹藝城等19個重大項目建設,恒大童世界等5個項目納入省級重點推進項目,柳江特色旅游小鎮項目、三蘇祠改造提升項目分別入選全國優選文旅投融資項目、全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項目。今年1-6月,全市完成文化旅游項目投入51.5億元,占目標任務100億元的51.5%。
今年,我市文旅產業發展捷報頻傳。洪雅縣、東坡區入選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洪雅縣柳江鎮入選第一批“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鎮”,三蘇祠博物館被評為“金熊貓”獎先進集體,瓦屋山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泡菜城等4個A級景區入選第一批市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三蘇祠講解員龔川惠美在全國第四屆導游比賽四川選拔賽中榮獲三等獎。在文創產品研發推廣方面,三蘇祠文創產品榮獲2019四川旅游商品大賽金獎,彭祖卡通公仔系列產品、竹手表榮獲銀獎,洪雅瓦陶茶具系列榮獲銅獎。
突出眉山名片 有效提升眉山文旅影響力
圍繞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目標,今年,眉山將“走出去”作為促進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兼顧國內、國際營銷推廣并重,優化文化和旅游精品供給,積極引導眉山文旅名片在外“亮相”。
今年6月6日,一篇題為《東坡故里 天府眉山》的文章在《中國新聞周刊》俄文版刊物上驚艷亮相。文章以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為引線,用10個頁碼篇幅圖文并茂地介紹了眉山地理、氣候、交通、文化、經濟、旅游等內容,重點推介了“東坡老家”三蘇祠、“最美桌山”瓦屋山、“川西第一海”黑龍灘、“煙雨古鎮”柳江、“康養圣地”七里坪、“東坡初戀地”國際竹藝城等旅游資源以及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肉、東坡泡菜、眉州柑橘、仁壽枇杷、青神竹編等系列農副產品,展示了以東坡城市濕地公園、遠景樓音樂噴泉為代表的眉山開放美麗的城市新形象和宜居生態環境。
眉山“走出去”的腳印不止在俄羅斯。今年以來,我市組織參加了第23屆重慶都市旅游節暨城際旅游交易會、湖南長沙2019四川夏季文化旅游產品推介會等多場推介會,承辦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2019千禾杯眉山東坡國際馬拉松半程賽等節會活動,借助重大會議平臺發布眉山精品旅游線路,專題推介眉山文旅資源,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文旅產業認識眉山、愛上眉山。
此外,眉山還打造了峨眉象城眉山特色旅游商品一條街,組織旅游商品企業開展展示展銷。組織參加2019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暨第三屆眉山櫻花節、“天府春曉 眉山勝境”眉山文旅(成都寬窄巷子)攝影展、眉山市2019年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等文旅節會活動85個,推出眉山特色文旅精品線路10余條,印發宣傳資料5萬余份;串聯東坡遺址遺跡,打造了“東坡文化·東坡味道”懷古眉山游等4條精品旅游線路。
著力東坡文化傳承創新 打造文旅融合精品
眉山以東坡文化聞名全球,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風情在此匯聚碰撞,形成多處優質的生態旅游資源。
如何保護利用好這些優質文化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如何將豐富的文旅資源轉化為文旅精品?是我市近年發展文化旅游經濟的重要課題。
今年6月13日,為期12天的“碑說眉山”——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在市美術館開展,展出了眉山市轄區內唐代至民國的期間具有代表性的石刻拓片130余件,是我市建市以來第一次大型石刻拓片展,也是范圍最廣、內容最豐富的野外石刻拓片展覽。宏大的展示場面以及東坡文化,吸引了很多群眾專程前往。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覽中,石刻拓片類型包括古遺址題記、墓葬碑刻、墓志、買地券、牌坊題記、石窟寺摩崖石刻題記、名勝古跡題刻、祠堂的碑刻詩文和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的館藏拓片,此次展覽還推動完成了館藏碑帖拓本高清掃描及數字化建檔,是博物館事業和旅游產業結合的一次生動實踐。
作為蘇東坡的出生地,三蘇祠博物館在籌建過程中突出“三真”,走上了“館園結合”的創新之路。據三蘇祠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全力做精三蘇祠博物館,加快智慧博物館建設,優化了門禁票務平臺、無線網絡、視頻監控等軟硬件設施,改造了蘇軒文物庫房和展廳,積極推進《蘇軾書法全集》《名人和三蘇祠》《新編三蘇祠匾額楹聯大觀》等編纂工作,協助完成了紀錄片《記住鄉愁》《蘇東坡》《文脈·中國》拍攝。
今年以來,我市配合完成了中央電視臺《我們的中國夢——2019東西南北賀新春》眉山分會場錄制工作,我市與省人藝聯合出品的話劇《蘇東坡》在2019四川精品劇目春季推介會上受熱捧,完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文化體驗之夜和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竹藤組織榮譽日“綠竹神氣”文藝演出,我市創作的歌曲《竹藤攜手你和我》被確定為國際竹藤組織會歌。融合了東坡文化元素的多個節目,登上了更大的熒幕、更多的媒介,一批批文藝精品力作受到中外嘉賓的高度贊譽。
為進一步加強對非遺傳承和文物的保護利用,我市開展了夏福壽等5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舉辦了眉山非遺講堂10期。啟動了蘇東坡傳說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完成專家論證和資料收集。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工匠精神”紀念蘇東坡誕辰982周年壽蘇會暨眉山市第二屆民間文化技藝廣場匯等展示展演活動。啟動江口沉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建設,完成拆遷和土地平整。成功申報省保11處。配合開展《眉山市三蘇遺址遺跡保護條例》立法工作。
圍繞“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眉山乘勢而上,搶抓文旅融合發展機遇,以發展的眼光做大文旅經濟、做強文旅產業、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推動眉山由文化旅游資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強市邁進,奮力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經濟強市、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