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綜合網絡
更新時間:2019-06-23 09:51:32
責任編輯:雷堯
遭遇崩塌時如何逃生,如何自救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較陡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
(一)崩塌發生的時間大致有以下規律:
1、降雨過程之中或稍微滯后。這里說的降雨過程主要指特大暴雨、大暴雨、較長時間連續降寸。這是出現崩塌最多的時間。
2、強烈地震過程之中。主要指在震級6級以上的強震過程中,震中區(山區)常有崩塌集中出現。地震過程之后發生崩塌很少。
3、開挖坡腳過程之中或滯后一段時間。因工程(或建筑場)施工開挖坡腳,破壞了上部巖體(土體)的穩定性,常常發生崩塌。崩塌的時間有的就在施工中,這以小型崩塌居多。較多的崩塌發生在施工之后一段時間里。
4、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水庫蓄水初期或庫水位的第一個高峰期,庫岸巖土體首次浸沒(軟化),上部巖土體容易失穩產生崩塌。
5、強烈的機械需要及大爆破之后。
(二)能夠誘發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
1、地震。地震引起坡體晃動,破壞坡體平衡,從而誘發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會誘發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特別是大雨、暴雨和長時間的連續降雨,使地表水滲入坡體,軟化巖、土及其中軟弱面,產生孔隙水壓力等,從而誘發崩塌。
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不斷地沖刷坡腳或浸泡坡腳、削弱坡體支撐或軟化巖、土,降低坡體強度,也能誘發崩塌。
4、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如開挖坡腳、地下采空、水庫蓄水、泄水等改變坡體原始平衡狀態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崩塌活動。
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凍脹、晝夜溫差變化等,也會誘發崩塌。
(三)發生崩塌時如何逃生
發生崩塌時,若身處崩塌影響范圍外,一定要繞行;若處于崩塌下方,應迅速向兩邊逃生;或感覺地面震動,也應立刻向兩側地形平緩地區逃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