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6-23 09:32:26
責任編輯:雷堯
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今天,村鎮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借助“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這一平臺,我市歷史村鎮畫卷徐徐展開,閃耀國際舞臺。
展望未來,我市如何把這幅歷史村鎮畫卷書寫得更加美麗?
眉山網記者 殷勇
傳承文化 留住鄉愁
漫步于洪雅縣柳江古鎮,古榕、麻柳、梧桐、楨楠等百年古樹隨處可見,中西合璧的曾家園,展現出一幅百年歷史風情畫卷。
“未來的柳江畫卷將變得更美麗!”6月19日,洪雅縣相關負責人說,當地正在深挖傳統文化,整理提煉民風民俗精華,推進文旅特色項目建設,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未來柳江將成為一個集高端康養、度假、休閑、生態、商務、娛樂、商貿等功能于一體的中國一流古鎮旅游綜合體。
在丹棱縣順龍鄉幸福古村,當地正以“質樸原鄉”為特色,堅持“嚴格保護、尊重傳統、適度開發、產村相融”的保護性開發原則,聘請省內知名專家領銜的規劃團隊,明確鄉村游項目定位、形象定位、建設目標、項目業態、實現路徑等,著力打造全省極具時代印記的鄉愁旅游目的地。
放眼全市,我市將繼續堅持文化為魂振興鄉村,充分挖掘底蘊深厚、極富特色的本土文化,涵養崇德向善、風醇物厚的文明鄉風。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深入挖掘東坡文化、彭祖養生文化、竹編文化和傳統農耕文化等本土文化資源,發展農村新興文化經濟組織。
“我們將著力打造三蘇、幸福、江口、柳江、漢陽、復興等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發展產業 助農增收
歷史村鎮要實現鄉村振興,須以產業振興為核心,因地制宜培育鄉村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支柱產業。
為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幸福古村31戶村民成立了農民專合組織——“幸福古村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主要負責日常管理運營、村民技能培訓、企業溝通協商、收益分配等工作。
合作社將村民的閑置房屋租賃下來,集中打造示范民宿,并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共同協作運營。在農民身份不變、房屋產權不變、承包土地收入不變的同時,村民可獲得房屋出租費用、勞務收益、經營收益分紅、自主經營性收益、土地流轉收入等五重收入。
“接下來,我們將發揮‘農戶+合作社+公司’共同參與經營的優勢,打造古村落‘民宿+度假’鄉村旅游新模式,讓村民收入來源變得多元化,古老的傳統村落綻放新時代的魅力。”丹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產業興,則鄉村旺。近年來,我市牢牢抓住產業這個“牛鼻子”,念好“優綠特強新實”六字經,以現代農業園區為重點,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鼓勵農業“跨界”經營,努力實現接二連三、跨二進三。
接下來,我市將按照“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做精做優特色產業、做穩做特糧油產業”思路,大力發展泡菜、晚熟柑桔、平面竹編、奶業、枇杷、水產種苗、蜂蜜、設施葡萄、藤椒等特色產業,筑牢鄉村發展根基。
保護生態 綠色發展
落實人員對河道、河岸垃圾進行打撈、清理;修剪河堤草坪,清理雜草和白色垃圾;對垃圾桶、果皮箱進行清洗,確保干凈整潔……在柳江鎮,這樣的“綠色行動”每天都在進行。當地政府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確保生態不被破壞,推行綠色發展,才能可持續地推進鄉村振興。
在20世紀90年代,巫炳松還是洪雅林場的一名伐木工。在當地推行綠色發展,實行全面禁伐之后,他徹底轉變了身份,從伐木工變成了護林防火宣講員、森林旅游講解員。
“如今,我的工資加上發展林下經濟,年收入有六七萬元。”巫炳松說。據介紹,通過積極推進林區變景區,大力發展森林體驗、森林養生旅游,洪雅的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打造‘有顏值’的新鄉村是我們今后一段時間的目標。”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我市將扎實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積極構建農業綠色生產制度,扎實開展環境整治提升工程。
例如,依托國際一流公司和國際、國內合作平臺,引進工商資本打造民宿,建成一批幸福美麗新村;積極發展循環農業,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全域實施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行動,推進種養循環、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綠色生產方式;全面開展“清潔鄉村·美麗眉山”行動、農村垃圾分類“百村示范行動”,推進鄉村“廁所革命”,落實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赞
0人
可怜
0人
开心
0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