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12 11:04:27
責任編輯:羅思源
農民發明家 六獲國家專利
——洪雅縣天文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楊天文
眉山網記者 王允浩 黃海波 文/圖
楊天文試驗竹編機。
今年55歲的楊天文,原是洪雅縣槽漁灘鎮的中學教師。1991年離職后,他愛上了農林機械發明創造,便省吃儉用,存錢購買所需材料,為了彌補機械知識欠缺,他開始惡補各類專業知識。
十幾年來,他閱讀了大量專業書籍,并多次向技術工人請教,最終攻克了一道道難題,陸續研制出了破竹機等,初步實現一個竹編的機械化生產線。
“我是農民的后代,親身體驗了做農民的苦,每當看到農民辛勤勞作都會產生很大的感觸。”楊天文說,為此,在發明過程中,他十分重視農林機械設計研發。
為解決山區水稻收割難題,楊天文從2010年開始進行水稻收割機的研究。歷時8年的努力,創造性地設計出利用空氣動力實現扶禾進料的新型收割機,并在2017年試驗成功。雖然收割機的標準化生產和市場化推廣面臨許多難題,但楊天文并沒有放棄努力,于2018年設計出一種性價比很高的簡易稻麥脫粒機。
為解決秸稈綜合利用問題,楊天文又研制油菜碎稈脫粒機。為了保證機器的性能和質量,他嘗試了無數種方案,通過反復實驗,油菜碎稈脫粒機發明成功。這款實用型農機設備不僅能增加農業的經濟效益,還能減少環境污染,幫助農民解決了油菜脫粒和碎稈兩大難題。
為減少大豆脫粒的人工投入,楊天文還發明了大豆脫粒機。他說,傳統的人工脫粒,一個人一天最多打50公斤左右的凈豆子,而且還要附加條件:選擇在有太陽的時候打,且脫粒前要經過不斷翻曬。而新發明的大豆脫粒機,一個人一天可以打500至1000公斤凈豆子,相當于人工脫粒的一二十倍,豆子只需提前晾曬干就行。大豆脫粒機還可為紅豆、綠豆、白豆、蕓豆等豆類作物脫粒。
如今,楊天文已先后研究了破竹機、去節機、立體竹編輔助機、大豆脫粒機等6項發明,均獲得了國家專利發明證書,“農民發明家”的名號不脛而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