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4-24 10:06:40
責任編輯:雷堯
曹霞 眉山網記者 林琳 文/圖
“芳菲未盡四月天,柳眼嫵媚向人青”。再過幾天就是“五一”小長假了,美麗的東坡初戀地青神到處楊柳風輕,日光明媚,正是舉家外出游玩的好時節。那么青神有哪些地方值得一游呢?就讓記者帶你認識青神的獨特風光。
青神,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古蜀國“后戶”,因第一代蜀王蠶叢氏“著青衣教民農桑,民皆神之”得名。青神山水秀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求學、初戀的地方,因此青神被譽為“蜀王蠶叢故里”“蘇東坡初戀的地方”,還有“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等美譽。
中巖風景區
蘇東坡初戀的地方
中巖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初戀的地方,被范成大譽為“西川林泉最佳處”,陸游贊其為“川南第一山”。中巖風景區位于青神城東南11公里的黃金旅游線上,主景區為上、中、下三寺(巖),清風冥壑、流泉響石、風光絢麗、景色怡人。
千古中巖,鐘靈毓秀,人文薈萃。蘇東坡年少時曾在中巖書院求學三載,并與恩師之女王弗“喚魚聯姻”成就千古佳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闕悼亡妻之作《江城子·記夢》,寄托了蘇東坡對發妻的真摯愛戀。自唐以來,歷代名家慕名而至中巖,泊舟江畔,登山懷古,攬勝抒懷,巖壁間詩書光彩奪目。景區內臨江下寺、東坡喚魚、玉泉流杯組成了中巖十三大景觀。
國際竹藝城
中國竹編之鄉
國際竹藝城景區是青神縣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打造的重點文化旅游項目,按國家4A級景區的標準建設打造,景區內設有景觀服務區、教育科研區、生態休閑旅游區等功能區。
中國竹藝城是當今世界上對竹和竹工藝品收集最全面的集旅游觀光、竹藝展示、竹編生產為一體的竹生態園林和竹編藝術系列展覽城,展示了古今中外四大竹編系列上千余件竹編工藝品。竹編藝術城內種植竹百余種,翠竹掩映,綠水瀠洄,竹樓、竹亭、竹榭、竹舫點綴其間,構成了“二分水、三分竹”的特色,被譽為“生態的亮點、藝術的亮點、旅游的亮點。”
茶語原鄉
感受茶文化 親嘗采摘樂趣
位于青神縣西龍鎮萬溝村的“茶語原鄉”生態觀光園是西龍鎮近年來努力打造的“AAA”級都市近郊農業觀光園,其生態觀光園核心區已建成2000畝標準化有機生態茶園,帶動了全村茶葉種植約6000畝。這里的茶葉生態觀光園不僅具備觀光體驗特色,還具備康居養生特色,前來觀光的游客既可以體驗觀光采摘樂趣,還可以品嘗天然健康的白茶。據了解,西龍鎮旨在將茶葉生態觀光園打造成四季有景、四季可游、活力多元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江灣神木園
發現東方神木之旅
江灣神木園景區位于青神縣城外南街岷江河畔,融生態園林景觀、旅游度假休閑、烏木藝術品展銷展銷等功能為一體。
園內建筑為明清風格的仿古藝術群,青磚、白墻、灰瓦,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錯落有致。園內古木參天,神木林立,奇石點綴,神木園內珍藏有被歐洲人尊稱為“東方神木”的烏木,及樹雕藝術品,可謂川南一顆璀璨的明珠。
漢陽古鎮
岷江千年水碼頭
漢陽古鎮位于青神縣城南20公里,距樂山大佛26公里,歷史悠久,曾是著名的商業重鎮,是蜀中經由水路通往樂山、重慶及江南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和舟船停泊口岸。依托岷江水運和處于兩市三縣九鄉的區位優勢,商旅云集,熱鬧非凡,有“富漢陽”之稱。千年沿襲的樓臺亭榭、青磚、石板,相互毗鄰的四合院和高高的封火墻,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井”字形的街道構筑了漢陽古鎮古井貌樣,具有極高的考古和旅游價值。“漢陽絲”“漢陽雞”“漢陽花生”等在歷史上久負盛名。
平羌三峽,位于城南25公里的青神與樂山交界處,是成樂水上旅游的重要咽喉要道,峽內盛產聞名中外的江團魚。詩仙李白辭親遠游至此,不禁詩興大發,留下了“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千古絕唱。
漢陽湖禪驛·憶村
詩意田園
漢陽湖禪驛·憶村院子地處岷江古水道漢陽碼頭,與著名景區青神縣中巖寺相隔很近,面向萬頃湖畔,背靠詩意田園,是佛系度假的代表型酒店。人間有味是清歡,粗茶淡飯,簡單生活。來禪驛·憶村院子,品味清馨淡雅,同友人促膝而談,和家人吃一頓晚飯,這樣的時刻才是洋溢著幸福的清歡之時。在這里,吹煦暖的微風,看最藍的天空,飲最有意境的茶……
紅色西山
革命老區 紅色文化
紅色西山景區是挖掘革命老區紅色文化,依托區域內優勢區位,打造的集愛國主義教育、軍事體驗為主題的景區。
青神人民自古以來便具有勤勞樸實、勇敢堅韌的進取精神和傳統的抗爭變革意識,曾在青神的歷史上譜寫了一頁頁壯麗詩篇。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青神人民在中共青神黨組織的領導下,曾開展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運動,為青神留存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