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2-27 09:26:23
責任編輯:雷堯
眉山網記者 梁昊
踏入三蘇祠博物館大門,沿著中軸線一直往里,有一個古樸風格的文創精品館。展館內的顯眼處,一本本橘紅色16開本圖書靜靜地躺在書架上,封面上的東坡《赤壁圖》徐徐展開,燙金書名“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和眉山城市標志“東坡瓦當頭像”分列封面正中和頁眉。放眼望去,《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一書簡潔、莊重又不乏韻味,在眾多的文創產品中格外顯眼。
“以前,我讀過一些蘇東坡的詩詞,非常喜歡。沒想到來眉山旅游,還能在景點買到蘇東坡的詩詞集。東坡故里整理的詩詞集,一定別有一番風味。”鄰市前來三蘇祠博物館游玩的王靜被書中的精彩詩句吸引,當即購買了一本,決定帶回家細細研讀。
據三蘇祠博物館經營管理部經理雷水蓮介紹,《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一書在館內共設有4個專門的銷售點,首批進購賣了大半,銷售火爆,購買群體主要為熱愛東坡文化的外地游客。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詩詞文賦全能的大文豪,現存詩歌2800多首、詞340多首、文章4800多篇。作為蘇軾故里,我市如何讓蘇軾所遺留的優秀文化走近群眾、走進民間?如何讓東坡文化被代代傳承弘揚、源遠流長?2018年2月,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全市蘇學專家、作家等,著手策劃為廣大市民認識蘇軾、了解蘇軾作品編撰一本普及性讀本。隨即,《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一書應運而生,選目、撰稿、創作和編輯等工作相繼拉開序幕。
《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受到群眾大力歡迎。
《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封面。
此書編委之一的劉川眉告訴記者,圍繞普及東坡文化這個核心,該書的7名編委們從蘇軾的海量作品中精心選取了100篇蘇東坡耳熟能詳、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成冊,涵蓋詩歌40首、詞43首、文賦17篇,其中有18篇詩詞文賦為蘇軾描寫家鄉或間接描寫家鄉眉山的,如詩《和子由踏青》、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文《眉州遠景樓記》等。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是本書區別于其他蘇軾詩詞選本的最大亮點。
2018年8月,《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歷時半年初步成型。隨后,本書顧問中國蘇軾研究會會長、四川大學教授周裕鍇作審讀初稿后,提出了22條審讀意見;西南師大出版社責任編輯李郝強、責任校對張昊,反復編校達8次;本書編委們亦反復修改、校對、編排,并再次確定了詩、詞、文賦各個部分的占比,充分保證了書的內容質量。最終,該書于2018年12月經西南師大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輕輕翻開《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一書,可以看到,每篇作品均設有“題解”“注釋”“賞析”,部分作品設置了“故事”,講明了作品類型、寫作時間及背景等,并簡要分析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同時部分作品后簡要講述了與該作品有關的故事。編委們對細節求全責備、對內容吹毛求疵,不僅能讓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還有利于增強選本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今年初,《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一書一經發行,就在全市引起了巨大反響,全市市級、區縣各部門機關干部、教師幾乎人手一本。在城區,市圖書館、購書中心、新華文軒、社區書屋等公益性圖書館均設立了專柜,市民們捧書閱讀,愛不釋手。在鄉鎮,三下鄉文化活動把一本本《蘇軾詩詞文賦一百篇》送到農家書屋、送到群眾身邊,忙于農活的村民們在閑暇時刻也會高聲朗讀背誦;在校園,全市大、中、小學內掀起了學習該書的高潮,師生齊誦經典,將東坡文化傳承。
(圖片為資料圖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