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09 15:58:11
責任編輯:羅端
隨著相關部門對綠色環保理念的倡導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越來越多的市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用一點一滴的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這也說明,從源頭上摒棄不文明不衛生的生活陋習,才能讓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人人遵循、久久為功。
我們知道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根深蒂固的陋習往往比病毒更頑固。比如餐館準備了公筷,一些市民卻覺得一家人吃飯沒必要,不愿意使用;有一些人進入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不戴口罩,我行我素不聽防控勸阻;還有一些人疫情之下仍對野味依依不舍,偷偷“以身試法”……這些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方式,折射出一些人道德意識欠缺、文明素質不高、法律素養不夠的現狀。
形成文明新風尚,需要每個人主動提升自己的認識,從理念上認識并自覺遵守。“倡導綠色環保理念、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我市文明辦動員全市各級文明單位迅速行動、率先垂范,加大相關宣傳、普及和引導,提高市民文明健康意識,讓大家以文明健康為榮,以不良生活習慣為恥,使大家從思想上、行動上都能夠更加注重綠色環保、健康文明,使良好的社會風尚得到大力弘揚。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引導,也離不開管理上的創新和推動,需要完善立法、細化制度,各部門配合、多層級聯動。比如公勺公筷、分餐制、拒食野味、“一米線”等文明新風尚,以及針對疫情防控推出的文明舉措,都應該推動其一直堅持下去。同時,非法交易野生動物、餐飲單位不施行公勺公筷等不守法、不文明行為,應施以更嚴格的約束、更嚴厲的懲戒。
“倡導綠色環保理念、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讓我們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人人都是倡導者、參與者、踐行者、受益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