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12-01 15:30:50
責任編輯:林琳
今年以來,丹棱縣深入貫徹主題教育總要求,主動服務中心大局,打通產業發展堵點,加快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厚積薄發,行穩致遠。在以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主題教育持續深入推動下,丹棱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今年前三季度,丹棱一系列經濟發展數據十分亮眼: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6%, 居全市各區縣第一;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4%,居全市各區縣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6%,居全市各區縣第一;建筑業增加值增長14.3%,居全市各區縣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6%,居全市各區縣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0%,居全市各區縣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居全市各區縣第三......
黨建引領 組織聚力強堡壘
“現在我們召開聯席會議,這個月我們公司需要齒輪胚件12萬件,產出產品約15萬件套,大家心里有個底,打好提前量!”11月1日上午,丹棱經開區丹齒精工企業會議室十分熱鬧,以該公司為核心的丹棱縣機械產業聯合黨委的11家企業代表在這里召開每月一次的聯席會議。會上,丹齒精工總經理同時也是丹棱縣機械產業聯合黨委書記的賀圣國向與會人員通報了本月生產計劃。
“丹齒精工是全縣機械行業的‘領頭雁’,我們大部分是它的上游供貨商,它每月的原料需求量、產品供應量等數據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通過聯席會我們互通有無,信息對稱了才方便決策,大家抱團取暖、共謀發展!”作為丹齒精工的上游供貨商,四川科興機械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連剛表示,機械產業聯合黨委的成立以及聯席會議的定期召開,對處于不景氣的機械行業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在聯席會前,我們會指導與會企業提前梳理‘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我有什么優勢、你有什么需求,大家做到心中了然。”據丹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機械產業聯合黨委的引領下,園區機械領域企業在產業配套、技術合作等方面實現了優勢互補。截至目前,丹齒精工與園區10家配套協作企業實現合作金額2000萬元以上。曾經的多頭單線聯系變成了扁平化聯系,節約了成本、共享了信息、實現了共贏。
不僅如此,機械產業聯合黨委還組織丹棱經開區的首屆勞動技能大賽、黨史知識競賽、行業培訓等活動,極大提升了機械行業的活力。
搭建平臺 人才賦能添動力
“每次有學生來實訓,我們都會派出最強的技工為大家操作演示,盡量激發同學們對機械制造的熱情,讓他們學以致用。”今年6月以來,位于丹齒精工的大學生實訓基地一直十分熱鬧,來自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和丹棱職業技術中學等學校的學生分批次到該企業參觀學習、實訓鍛煉。據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到實訓基地培訓的學生達數百人。
“畢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公司和崗位,我感覺很幸福,丹棱舞臺很大,適合年輕人打拼!”今年6月剛從四川輕化工大學畢業的易海洋,目前就職于丹齒精工擔任設備管理員。由于丹棱縣與該校搭建了就業合作渠道,剛剛畢業的易海洋在丹棱就找到了喜愛的工作。在丹齒精工高級技工曾向東等人的手把手培養下,僅有理論知識的易海洋在心靈的基礎上還變得手巧起來。剛參加工作每個月就能拿到五六千元的收入,讓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在丹棱,像易海洋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在政企搭建的廣闊舞臺上他們“翩翩起舞”。
隨著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同時也是發展現實需要,如今,丹棱縣基于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的嘗試也進入深水區。今年,該縣陸續出臺“科技創新10條”“工業高質量發展20條”等專項政策,構建起政府、企業、學校“三位一體”協同育才模式,與西南交大、四川輕化工大學等高校共建“產學研”實驗室2個,開展安全、技術培訓等活動30余場次,訂單式培訓技能人員200余人,獲得有效專利、授權專利共11項。
保駕護航 服務創優促發展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而營商環境好壞的本質歸結于服務水平的高低,以主題教育促進營商環境提升也是經濟戰線的重要課題。
“你們周到的服務讓我很暖心,丹棱值得留下來!”近日,成都市民施先生到丹棱投資興業,想通過投資項目備案為后續的經營活動做準備。丹棱縣政務服務中心紅色代辦員迅速跟其對接,根據其需求,對項目進行了立項并持續跟蹤。
期間,由于其公司經營方向變化,審批方式也多次變化,紅色代辦員通過電聯、微聯等方式與法人保持線上溝通,隨時按需對審批方向進行調整,通過“電子+郵寄”的方式送達審批材料,實現了“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目前,施先生的項目順利建設,他也多次在電話中對紅色代辦員的精準服務表示感謝。
不僅是政務服務,作為丹棱縣工業經濟經濟主戰場,丹棱經開區集納了該縣95%以上工業企業、九成以上的工業產值,這里關乎丹棱工業經濟發展大局。
“一名園區領導+4個相關部門負責人+N個服務對象,這是我們服務企業的常態化標準配置。”據丹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園區探索建立的“1+4+N”管理服務模式,為企業發展解除了后顧之憂,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數。
付出終有回報,今年,丹棱經開區眉山璉升光伏異質結電池片項目僅用時7個月便首片下線,并創造了“國內單體建筑面積最大、單條生產線最長、單體產能最大”的行業佳話;全市首個高純石英坩堝項目落地到投產不到100天;重點項目海川光伏石墨精密項目不到2個月即投產......一個個重點項目的快速落地投產,從側面印證了丹棱優質的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在主題教育引領下,丹棱縣聚焦項目全生命周期需求,全力念好項目服務經,當好企業金牌“店小二”。具體來講,該縣實施“集中審批、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行動,項目審批時限縮短至50個工作日內;組建“金融顧問”服務隊,常態開展“金融送春風,助企謀發展”等金融活動,發放貸款2.4億元;建立“招聘大聯盟”,完善“多元化”信息發布機制,舉辦專場推介、網絡“直播帶崗”等9場次,補齊用工缺口800余個。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俊涵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