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8-19 17:09:39
責任編輯:雷堯
近年來,東坡區政協認真按照試點工作要求,突出“五?!碧厣?,鮮明“主責主業”,傾力打造“有事來協商·東坡事大家議”協商平臺,探索形成“345”工作法,與其他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各類協商活動有聲有色,協商形式靈活多樣,彰顯了政協民主協商的生機活力,一批協商經驗被《人民政協報》《四川日報》《四川政協報》等媒體報道。
圍繞“?!遍T平臺,解決好“在哪里協商”的問題。統籌整合人民調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村(社)議事堂、鄰里中心等基層治理資源,搭建“有事來協商·東坡事大家議”平臺。平臺共建共用,實現了人財物的集中使用,為基層治理增助力、添活力,做到可復制、能推廣。在試點的基礎上有序建設“村院壩協商平臺”、城市社區“網格協商平臺”、城市社區“居民協商平臺”、 鎮(街道)聯絡點協商平臺、“專委會(界別)對口協商平臺”等5類協商平臺,構建起覆蓋城、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政協協商網絡。
圍繞“專”有機構,解決好“誰來協商”的問題。層層規范組建協商議事會,實行政協專委會主任和所聯系的鎮、村黨委書記擔任召集人的“雙召集人制度”。鎮、村黨委書記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在協商平臺組織開展協商,政協專委會主任也可以按照區委批轉和區政協黨組、主席會審定的議題在平臺開展協商。協商議事會以政協委員為主導,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村民、鄉賢、駐村干部代表參加,增強了協商參與性和廣泛性。
圍繞“?!表棛C制,解決好“怎樣協商”的問題。制定協商流程、規則,探索創建了“345”工作法。即:訂好議題收集、民主協商、成果轉化的“3個機制”,念好精干選人、精準選題、精心搭臺、精細督辦的“4字經”,抓好走訪調研、宣傳政策、建言獻策、化解矛盾、凝聚共識的“5步流程”。
圍繞“專”業人才,解決好“能力不足”的問題。遴選產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5類108名專業人才組成協商人才庫,結合議題需要選派人才代表參與協商。把全區283名委員劃分為9個委員小組,下沉聯系16個鎮(街道),設立鎮(街道)委員聯絡點,作為小組委員履職活動的基層陣地,有效融入基層治理,厚植委員民意基礎,讓委員充分發揮政策“宣傳員”、民情“收集員”、群眾“聯絡員”、矛盾“調解員”、行風“監督員”作用。
圍繞“專”出實效,解決好“協而未果”的問題。及時整理協商意見,以協商專報形式向區委區政府報送協商議事成果。對達成共識、需要落實的事項,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助基層黨委政府組織實施,并開展全過程民主監督,對實施出現的突發情況再次組織協商,做到了“在協商中監督、在監督中協商”,確保了各項成果達到預期目標。
來源丨曾紅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允浩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