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8-15 08:05:23
責任編輯:蹇瑋杰
6月8日,在彭山區江口街道、公義鎮同時舉行了城鄉發展融合片區黨委、文旅農融合片區第一次會議。經過近2個月的調研摸底、征求意見,6個鎮(街道)通過片區黨委會,與70個區級部門(單位)共商兩項改革“后半篇”精品亮點和重要節點工作,開展片區發展治理供需對接,標志著彭山區通過整合資源下沉片區統籌推動鄉村發展治理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適應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優化黨組織設置,構建起鎮村兩級片區功能型黨委與鎮(街道)、村、村民小組黨組織梯次覆蓋的新型組織運行體系,是彭山區抓黨建促鄉村治理的一項重要實踐。
今年以來,彭山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大學習大實踐大提升活動中,實施片區功能、組織引領、精細治理“三大提升”行動,全面提升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以前村上抓項目、搞建設,‘等政策’的時候居多,像現在這樣由區上的領導召集,區上的部門針對村上的難點堵點問題逐一建言獻策、提供支持的做法還是頭一次。”彭山區謝家街道鄧廟村黨委副書記李繼感慨地說。
7月8日,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鄧廟村召開的村級片區工作會議上,14個區級部門(單位)就該村與周邊村協同發展進行了座談,形成了46條鄉村振興具體事項清單,涉及人才隊伍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文化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內容。截至目前,通過各部門(單位)協調資金、政策等支持,各項工作正穩步有序實施。
在以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兩項改革“后半篇”工作的背景下,如何乘勢而進持續釋放改革成效,一直是彭山區思考的重點。該區圍繞構建“片區黨建”工作體系,成立2個鎮級片區、9個村級片區功能型黨委,建立片區議事、聯系指導等制度,定期會商片區規劃、產業布局、項目建設等重大事項,整合組織、干部、發展“三大資源”精準投放,打造推進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牽引性抓手和綜合性載體。
“我們踐行‘一線工作法’,由書記、區長兼任鎮級片區黨委書記,區級黨員領導干部兼任村級片區黨委書記,統籌安排全區三分之一的機關干部下沉至鎮級片區,建立資源、需求、工作‘三張清單’,落實事權聯責、項目聯辦和執法聯動舉措,形成區委‘一線指揮’、干部‘去機關化’、資源‘系統集成’的工作格局。”彭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廖鵬說。
8月6日,眉山市彭山區豐之華農業公司向彭山區黃豐鎮豐華社區黨委報告了半年工作情況,并將下半年柑橘批發、冷鏈配送等工作計劃提交社區黨委研究。參加此次半年工作報告的還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團委、婦聯以及9家農村新型經營組織。
“我們組織村上的各類組織向村黨委報告自身建設、發揮作用等情況,并對其進行民主測評,其評價結果與村黨委實施的農資統籌服務、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優惠政策等掛鉤。”黃豐鎮團結村黨委書記馬懷江認為,報告工作的目的不僅是為加強管理,更是為強化村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力。
彭山區在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肩挑”,落實“四議兩公開”等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探索出臺《眉山市彭山區村級組織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明確了報告主體、報告內容、報告實施、監督管理等,推動村級自治組織、監督組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等各類組織向村黨組織作年度目標報告、年底述職報告和即時事項報告,支持和保證各類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和各自章程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形成治理合力。
“探索建立村級組織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是彭山區圍繞‘政治引領、標準提升、基礎規范’要求,實施的黨建制度‘微改革’課題,旨在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和政治保障。”彭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黨建辦主任袁杰科說。
截至目前,全區1000余個村級各類組織通過落實報告工作制度,解決困難問題420件次。
“彭書記,太感謝你們了,這下溝渠通了,解決了葡萄園排水和灌溉的大問題。”彭山區江口街道泥灣村瑞鑫家庭農場主劉志碧緊緊握住該村老支書、第三黨支部委員彭建華的手說。
就在今年4月,正是水稻、葡萄種植的關鍵時期,泥灣村3組劉家槽灌溉支渠因洪水損毀340米。該村第三黨支部發現后,立即向村黨委爭取維修資金1.2萬元,經村民小組黨支部提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小組會議議定維修實施方案,報村黨委聯組的班子成員、村黨委書記、街道聯村的班子成員簽字確認,村民小組用時不到1個月即修復水毀溝渠,解決了近80畝水稻、60畝葡萄園用水問題。
“通過實行‘三議三簽’,進一步鞏固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微自治制度,保障了我們村民小組的決策權和執行權。”泥灣村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慶說。
彭山區探索實施的村民小組“三議三簽”議事決策制度,不是簡單的放權,凡涉及村民小組重大事務,必須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才能進入議事程序,針對其中跨村民小組的事務,經“三議三簽”程序后,需提交村黨委按“四議兩公開”程序議定,由村民委員會執行落實。
彭山區今年還推行“黨員中心戶長”做法,即在村民小組下按每20至30戶劃分1個“微網格”,從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黨員骨干中,為每個“微網格”遴選1名“黨員中心戶長”,通過“一日雙巡”“定向派單”等做法,發揮其信息員、調解員、宣傳員、服務員等作用,架起黨群連心橋,形成“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員中心戶長—黨員和群眾”的微網格、精治理模式。
“黨員中心戶長能第一時間將國家政策送到家門口,‘自家的事情自家辦’,大事小事我們都不愁。”黃豐鎮豐華社區居民羅春麗感嘆。
今年以來,彭山區進一步聚焦夯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鄉村治理的組織基礎,按照“邊檢查、邊反饋、邊培訓、邊學習、邊提升”的方法,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交叉督導檢查,進一步檢驗了片區、鎮(街道)、村、村民小組縱橫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建設成效。
來源 | 焦國輝 胡菊香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