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5-05 16:17:45
責任編輯:雷堯
“紅梅,你這油菜桿準備怎么處理呢?”5月5日,在彭山區毛河謝家段岳油村河畔,正在收割油菜籽的村民江紅梅,抬頭擦了一把汗,說:“你們是來宣傳禁燒秸稈的吧?放心,我們這里從去年開始,村上就設立了多處秸稈藤蔓和農業廢棄物集中受收集轉運點,實行資源化處理利用,過去秸稈就地焚燒、亂堆亂放、污染環境的狀況徹底沒有了。”話畢,“轟隆隆”一輛垃圾轉運車開了過來,馬不停蹄地裝上地邊的油菜桿開走了。
一直以來,彭山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之以恒落實“三查三補”(三查:查污染源,查責任落實,查專項行動落實,三補:補缺補漏補短板),立查立改存在的問題,下功夫治河治水,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目前,毛河地表水平均水質由入境的劣五類上升到三類,通濟堰水質達標三類以上。
該區組織街道相關部門,兩級河長,村(社區)、居民小組干部,拉網排查污染源,一旦發現污染源,立即落實責任,限期完成治理。對疑似污染源和可能死灰復燃的污染源,該區積極落實跟蹤督察,確保及時發現問題,立查立改。同時,不定期抽查各級河長巡河記錄,走訪相關河段干部群眾核實,每次“清河”“清四亂”等專項行動結束后,按照行動方案,加強督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不僅如此,該區還創新建立農村生活垃圾“七分類”“兩分桶”“兩專”“一集中”垃圾分類處理制度,定向處理農戶生活垃圾;新建生態水域岸線15公里、生態浮島一處,人工生態濕地兩處、生態景觀節點三處,強補水生態環境修復短板。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會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