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31 14:57:54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肖倩 文/圖
金牛河農旅科技產業園。
今年上半年,青神縣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其中,接待游客297.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和17.23%……今年以來,該縣以打造全國特色產業示范縣為引領,以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的,以產業扶持為導向,積極推動全縣三產事業發展,全縣三產業踏上加速發展新臺階。
促進農旅融合 有效助農增收
7月29日,記者走進位于青神縣羅波鄉新橋村的金牛河農旅科技產業園,只見園內產業道路兩旁花卉盛開,柑桔、李子、獼猴桃、櫻桃等各色果樹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美麗的白鷺在林中自由翱翔、穿梭飛舞……
金牛河農旅科技產業園于2017年9月1日動工開建,規劃面積1200畝,核心區面積500畝,位于青樂路和羅青路交匯處,覆蓋317戶991人。目前,該產業園已建成4.5米寬、1400多米長的產業道路,獼猴桃、櫻桃已經初掛果。
據悉,該產業園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我們在已經建成的標準化果園中留出了足夠的位置,以滿足后續建設旅游基礎設施、鮮果冷鏈設施的需求,為未來發展農業旅游、鮮果加工服務。”羅波鄉黨委書記羅杰林說。
上半年,青神縣繼續推進農旅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轉型新路徑,以提高農民收入。2018年,金牛河農旅科技產業園周邊農民到園內務工,人均年收入增加500余元。
此外,青神縣還以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推進園區椪香主題公園建設,打造旅游節點,修建游步道,美化黑化道路8.5公里;修建青神縣農產品交易中心,推進柑桔產品交易和提供會節舉辦場所,為三產發展奠定基礎。
辦好會節活動 興盛特色產業
今年上半年,青神縣以會節活動為載體,做好對外形象宣傳。全縣爭取國家級會議4次、省級會議2次、市級會議11次,參訓參會人員約3500余人;全縣舉辦大型會節促銷活動15個,累計參與人數約55.3萬人。通過眉山市第二屆晚熟柑桔節暨青神縣第九屆椪柑節、四川省2019“百舟競渡迎端午”集中展演、2019港澳臺及東南亞主要華文媒體眉山行、2019國際竹產品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邀請了中央、省、市及境外媒體60余家100余人來青采訪,加大對文化旅游、農副產品、竹編技藝等方面的宣傳報道,擴大青神對外影響力,提升青神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來青,拉動青神經濟發展。
為了給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期間竹產品的交易提供更規范的場所,完善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的業態布局,2019年4月14日,青神縣開工建設國際竹產業展覽中心。該中心位于青神縣南城鎮蘭溝村國際竹藝城內,占地約28畝,主要包括約15000平方米的展覽中心,配套建設卸貨場地、道路、停車場、景觀綠化等。據悉,國際竹產業展覽中心項目正在進行鋼結構吊裝作業,項目施工方加大人力、設備投入,搶抓工期,以確保如期完成項目建設。
發展文旅產業 拉動經濟發展
近年來,青神縣堅持將文化與旅游高度融合,發展研學旅游產業,積極拓展文化旅游市場。2019年3月,該縣推出了“2+X”研學旅行路線,即兩條精品路線——東坡文化研學體驗、竹編文化研學體驗,以及烏木文化研學體驗、岷江文化研學體驗等特色路線,受到省內外游客的歡迎。
今年上半年,青神縣引入社會資本,對位于青城鎮建華社區的一處廢棄廠房進行維修、裝潢,將其打造成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景點。目前,已經完成了一期項目建設,進入試營業階段。
“目前,游客在我們這里可以享受餐飲、盆栽體驗、住宿等服務。下一步,我們會繼續進行小場景打造,將這些廢棄的樹根利用起來,用多肉植物加以點綴;修建露天游泳池,垂釣魚塘等設施。”該景點業主陳勝勇告訴記者。
此外,該縣還將竹林院子項目申報為2019年全國優選文化和旅游投融資項目;申報青神竹編產業園區為省級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園區、青神國際竹產業展覽中心項目為全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項目;組織竹編、文創商品參加“2019年旅游商品大賽”;完成南城鎮南溝村申報“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等工作;繼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目前已新建旅游廁所1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