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18 09:13:44
責任編輯:雷堯
雷智硤正在給采摘的藤椒吹干露水。
村民采摘藤椒。
眉山網記者 張忠蘋 文/圖
7月14日,青神縣羅波鄉官斗山村迎來藤椒豐收,漫山遍野的藤椒枝繁葉茂,不時飄來陣陣清香,山坡上幾十名村民忙著采摘。“今年產量不錯,全村現在已經發展了1000多畝藤椒,畝產可以達到1200多斤,現在藤椒收購價在6元左右,一畝產值就可以達到7000多元。”該村黨支部書記宋全生高興地告訴記者,藤椒產業已成為群眾脫貧奔康的又一特色產業。
因地制宜 荒山長出“錢串串”
“藤椒非常特殊,直接用手摘,會破壞藤椒的油苞,里面的油脂就會滲出、流失,藤椒的香氣就會大打折扣。而且藤椒的采摘期也很短,成熟的藤椒要及時摘下來,迅速處理。”青神縣官斗山藤椒專業合作社的社長雷智硤告訴記者,她流轉了150畝荒山地種植滕椒,每天來合作社采摘的農戶就有300多人。
“在家門口打工一天有80多元的收入,加上我的土地流轉費,現在掙錢顧家兩不誤。”該村村民宋淑香一邊說著話一邊剪枝、去葉、剝離……動作一氣呵成,迅速將成熟的藤椒收剪下來。
為了解決貧困群眾就近創業就業問題,羅波鄉還積極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后種植藤椒,通過“業主+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模式,發展小藤椒園。小藤椒園的面積不大,從幾分地到幾畝地都有,但村民們卻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藤椒帶給他們的變化。
扶持產業 打好“鄉村振興”牌
據該鄉黨委書記宋杰林介紹,幾年前,羅波鄉由于地處丘陵地帶,土地貧瘠,基礎條件差,撂荒地和閑置土地比比皆是。為了打好“鄉村振興”這張牌,選準一個能穩定致富、群眾有意愿的產業發展項目,羅波鄉積極尋找優質農業項目。
近年來市場上逐漸流行的高品位麻香調料,藤椒形狀與花椒相似,但結果更密,香味更濃,出油率更高;藤椒耐旱,特別適合在山坡地種植;藤椒一年四季都可以種,兩年就可以實現初掛果;藤椒易管護、市場好、價格好、效益高,是一項促民增收的好產業。“鄉上還將官斗山村一帶的土質送去化驗,十分適合藤椒生長。”宋杰林說。
群眾有意愿,種植見效益,羅波鄉把目光瞄準藤椒產業。2015年以來,該鄉引進有實力的公司種植藤椒,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充分利用撂荒地和閑置土地,發展藤椒2000多畝,以官斗山藤椒專業合作社作為藤椒產業龍頭,不斷優化公司和合作社、基地和農戶(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托管代種、先贈后返、勞務創收、科技幫扶等多種模式的綜合運用,全面消除了產業發展制約,集中解決了貧困群眾就近創業就業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項目,在延伸藤椒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上做文章,做好藤椒深加工,同時積極引進更多的公司種植藤椒,促進藤椒銷售,讓藤椒成脫貧增收的‘大產業’,將羅波打造成為眉山乃至四川優質的種植基地。”宋杰林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