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更新時間:2019-02-20 10:17:19
責任編輯:趙娜娜
四川青神 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 讓“孤雁”不再離群
馬勝軍 通訊員 張良 劉橋軍
“喂,老張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在我們縣里的一家機械廠找到工作了,工資還可以,年后我就不和你去廣州了……”“我找到‘活路’了,老婆,一定要等我回來吃團年飯哈……”1月30日,青神縣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現場,一通通激動的電話成為最動聽的聲音,這是青神縣大力實施“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計劃的直接體現,是農民工黨建創新管理、組織引導、關愛服務方面做的有益實踐。
黨建引領
架設離群孤雁暖心路
組織有力量,凝聚有合力!建立“1+3+10”的農民工服務管理全方位黨組織架構,成立農民工服務管理綜合黨委,負責全縣農民黨建工作的統籌謀劃、協調指導、督促考核工作。在云南、深圳、西藏3個農民工黨員流出集中地建立流動黨支部,負責所在區域農民工走訪慰問、回鄉推介、權益維護工作。10個鄉鎮成立返鄉農民工黨支部,跨村聯建椪香黨委,為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務工便利服務、普法救助服務。
真情關愛
照亮離群孤雁回家路
心有所歸、情有所系!青神力打“感情牌”,落實縣鄉村三級管理臺賬,實行動態跟蹤管理,確保“六個清楚”。推行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包聯村、村“兩委”干部包聯組、骨干黨員1+N組團包聯、專家能人一對一結對包聯的“四級包聯”返鄉農民工制度,與在外優秀農民工一對一、一對多溝通聯系、真情引導。依托流動黨員微信群,“智慧黨建e支部”“網絡農民夜校”等平臺,定期推送就業崗位、創業政策、發展項目等信息,引導回引回流。堅持歲末年初為農民工開展以“與孩子在一起成長”等為主題的“六個一”活動。目前,已吸引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2000余人,投資辦廠10余家。
靶向培養
為離群孤雁鋪設成長路
實施“民星培育”工程,創辦電商孵化園、機械產業培訓基地等5個,建立“農民工服務之家”140個,開展“千人培訓”“SYB創業培訓”,累計培訓10000余人。建立把返鄉農民工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能人培養成村干部的“三向遞進培養”制度,動態建立返鄉創業農民工臺賬2000余個,將250余名致富能人列為遞進培養對象,完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村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198名,發展黨員6人,進入村“兩委”班子18人,列為村級后備力量27人。
榜樣示范
讓離群孤雁找到致富路
出臺干部跟著項目走、人才跟著項目走、黨建跟著項目走等一系列扶持獎勵政策,積極鼓勵支持返鄉農民工發展特色產業、領辦創辦項目,現已落實機械、椪柑、竹產業三大特色產業扶持項目26個。“2018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近2億元,上繳稅金近2000余萬元,現在的訂單已排到下半年了,有些訂單我們都不敢接了……”談起公司的業績,眉山市德鑫航空地面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衛忠的“話匣子”就停不下。2011年,曾衛忠返鄉創業成立德鑫航空公司短短幾年時間,就已成為新三板上市企業,解決本地就業450余人,公司也被評為全省返鄉創業示范企業。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青神縣將持續加強農民工黨建工作與農民工群體有機融合力度,切實推進農民工群體黨建工作的日常化、規范化和縱深化,吸引更多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開創新時代幸福美麗青神新局面再立新功。
(轉自2019年2月13日人民日報市場報網絡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