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9-03 10:09:01
責任編輯:何海娟
憑借著夜市經濟,彭山區黃豐鎮團結村又火了。
這個離彭山區黃豐鎮場鎮不遠的小村莊,以往憑借著遠近聞名的柑橘產業、優美的生態環境、文明的鄉風、干凈衛生的村容村貌,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四川省綠化示范村、四川省衛生村等,“火”了一把。
這一次,讓團結村又一次“火”起來的,是擺進村里的夜市。
□眉山網記者 林茂春 文/圖
盤活集體資產
攤子擺進村委會院壩
歌聲,舞蹈聲,小孩玩游戲的嬉笑聲,水果、燒烤、玩具、衣服等各類攤主的叫賣聲……8月25日傍晚7點,團結村寬敞的村委會院壩上熱鬧非凡。整個院壩分為卡拉OK、攤位、舞蹈、游戲等區域,都被占滿了。不少村民和游客正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每晚一次的“休閑聚會”。
“之前就聽說團結村在搞鄉村夜市,早就想來了。很熱鬧,好耍,還可以順便買點農民種的新鮮水果、蔬菜回去,巴適。”來自成都的游客羅昌英說。
團結村黨支部書記馬懷江正在攤位間巡邏。自今年7月開始開展夜市活動以來,為了確保衛生和安全,村兩委干部每晚輪流巡邏,并聘請了2名保潔員、3名現場維護員,在夜市及周邊開展衛生保潔和安全巡邏。
太陽落下,夜市開始。
“以前村委會院壩除了村民辦事很少有人來,那么大一個院壩冷清得很,把工作人員算上一天最多也才30來個人,現在好了,村委院壩熱鬧起來了。”馬懷江樂呵呵地說,盡管多了許多工作,但大家都覺得很值得。
今年6月,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逐步開始開展“村娃造夢營”、免費中醫養生、免費卡拉OK等活動,結合爭創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村里對廣場院壩進行了改造升級,打造了噴泉等,有不少村民到這里來休閑玩耍了。
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院壩來,盤活集體資產,增加集體收益呢?“不如就擺攤吧。”馬懷江提出了辦一個村里的夜市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剛開始,村兩委干部在全村村民中篩選出了兩戶有擺攤經驗的村民,動員他們到村委廣場院壩免費擺攤。第二天、第三天,陸陸續續又有10余戶村民自發前來擺攤。
“我們打算等這個夜市熱鬧起來了,來擺攤的村民有實實在在的收益了,便開始收取租金,增加集體收入。”馬懷江說。目前,村委院壩已經有近50家攤位。原本村委會計劃的幾個攤位已經供不應求,村民們紛紛自帶遮陽傘等裝備前來擺攤。
就近就業休閑 夜市經濟帶動發展
“每天下午17點半到18點出攤,基本每天都能收入1000來塊,安逸。”今年7月2日,團結村1組村民徐晚霞與老公李偉作為最先到村委會院壩擺燒烤攤的村民,這一個多月以來有了一筆不小的收入。兩人熱情高漲,打算增添炒龍蝦等菜品。
團結村夜市。
6月底,徐晚霞接到馬懷江的動員電話時,還有一些猶豫。投入雖然不大,但能不能形成收益還是不好說,徐晚霞和老公商議后,決定先少準備一點貨品,看看情況再說,沒想到第一天準備的燒烤很快便售罄。第二天起,他們便準備了更多貨品,盡管攤位越來越多,但生意一直還不錯。
“以前在外打臨工,今年形勢不好,我們都沒出去。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日子又有盼頭了。”徐晚霞高興地說,現在他們每晚會擺攤到凌晨12點過,有時生意好,還會忙到凌晨四五點,辛苦是辛苦,但小兩口都很有干勁。
團結村1組村民江丹沒想到晚上的團結村村委會院壩有一天居然可以這么熱鬧。從2016年嫁到團結村開始,她每天晚上都會到村委會院壩跳舞。最開始這支隊伍只有10來個人,現在院壩里越來越熱鬧,舞蹈隊也壯大到了近50人。
免費唱卡拉OK。
“晚上年輕人來唱歌逛夜市,老年人來免費中藥泡腳,再加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針對小朋友的各種游戲,村里老少都來了,看到跳舞的,想跳舞的也自然而然加入進來了。”談起現在村里夜晚的熱鬧場景,江丹笑著說,“現在我們村上的活動豐富多了,更好耍了,每天都特別高興。”
團結村村委會院壩“活”起來了,夜市經濟火起來了,彭山區不少村莊都開始像團結村學習,辦起了村里的夜市。據悉,8月15日起,團結村村兩委開始收取擺攤租金,每個攤位每個月500元起,打算把夜市長期辦下去。“收取費用既是平時夜市管理和服務的需要,還能為村里增加一部分集體經濟收入,有利于形成長效發展機制。”馬懷江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