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21 10:37:24
責任編輯:羅思源
黎亮 袁慧 眉山網記者 羅端 文/圖
毛河院子前身。
改造后的毛河院子。
“到毛河院子坐一坐,下下棋、喝喝茶,再鍛煉一下,生活真是太美好了!”10月18日,說起村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彭山區謝家鎮吳堰村村民張光年第一反應便是村上剛投入使用的文化院壩“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毛河院子。他說,空閑時,都會和朋友們相約到毛河院子里休閑娛樂。
張光年口中的毛河院子位于謝家鎮境內的毛河邊上,占地7畝左右,是彭山區投資300余萬元打造的一個集文體活動、文明實踐、日間照料等為一體的鄉村集聚點。古樸的灰瓦與典雅的白墻相互映襯,整個院子保留著上個世紀80年代的建筑風貌。往里走,露天的文化舞臺映入眼簾,一排排大方桌和竹椅整齊地擺放其間。坐下小憩片刻,配上蓋碗茶和爽口的水果,點點滴滴都散發著慢生活的悠閑與濃濃的鄉愁。
然而,在兩年前,這里卻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的屠宰場。
“以前隔很遠都能聞到臭氣,排泄物也流到河里,根本沒人愿意經過這附近。”回憶起毛河院子的前身,吳堰村黨支部書記趙利德連連嘆氣,“現在好了,河水清亮了,地面整潔了,空氣也新鮮不少!”
毛河院子的“蝶變”是彭山區黨委政府踐初心、為民解難題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17年,謝家鎮實施毛河生態修復工程,進行岸線綠化美化,清淤堡坎凈化毛河水質,使毛河透亮清明,并建成了約2公里的游步道。
為保證毛河持續凈化,還河于民,今年3月,因無法達到排污管理相關規定,屠宰場被勒令關閉,一時間被“閑置”起來。如何利用閑置的資源,使屠宰場重新“活”起來?彭山黨委政府從為民服務的初心中找到了答案。
“為民服務解難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為讓群眾共享教育果實,彭山黨委政府深學實干,主動思考,充分利用深農改等相關政策,對原屠宰場進行了回購,自今年6月初起,整合文化、民政、農業等方面的資源,將其改造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文化大院。經過3個月的改造,昔日臭氣熏天的屠宰場變成了“香餑餑”。
9月23日,彭山重陽節活動在“蝶變”后的毛河院子舉行,也標志著毛河院子正式投入使用。當天,來自該區的上百名老人歡聚一堂,看歌舞表演、觀民俗展示、品美食,共慶佳節。
“未來,這里不僅是老年人的活動‘天堂’,還是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彭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掛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用、文化舞臺和文化室全面開放,這些僅僅是毛河院子的開始。將來,該區還要在這里打造非遺基地、農耕文化展示廳等。“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不斷尋找問題,補齊短板,不忘初心,為群眾解難題、謀福祉。”該區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