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2-27 11:41:45
責任編輯:任楓楓
“這份榮譽并不是我個人的光榮,是所有洪雅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進鄉村振興新征程的精氣神。”2月25日,洪雅縣中山鎮前鋒村黨委書記付志洪在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后感言。
付志洪的感言道出了洪雅縣委、縣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脫貧攻堅決勝氣概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鄉村振興奮進勁頭。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洪雅正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奮力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
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奔小康。 彭林 張莉 攝
下好“繡花”功夫 鞏固脫貧成果
春風吹過,保坪村藤椒種植園里枝繁葉茂,天宮村門前庭院面目一新,踏水村致富路也通到家門口,氣象崢嶸今勝昔,翻天覆地慨而慷。
2014年洪雅縣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609戶16911人,貧困發生率6.32%,如今通過精準識別、動態調整的5057戶14637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貧困人口平均收入也從2014年的2920元提高到2020年的9900元,增長240%。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近年來,洪雅縣委、縣政府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三大攻堅戰”中的決定性戰役,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四不摘”“三落實”,瞄準“兩不愁三保障”,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為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洪雅縣建立高效制度體系,搭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四梁八柱”。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領導體系、責任體系、推進體系、政策體系,做到扶貧問題優先研究、扶貧投入優先保障、扶貧項目優先安排。
回首脫貧路,漫漫其征途。洪雅縣先后有50名縣級領導、146個部門、5000多名幫扶干部參加脫貧攻堅,帶動25萬人次參與參與、助推脫貧攻堅。中央省市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976萬元,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3億元投入脫貧攻堅。
民生作為脫貧標準的重要指標和貧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關鍵所在。洪雅縣精準打好“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這場硬仗,讓貧困群眾真正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
洪雅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五改三建、住房補短等政策,為1300戶消除危房、改造住房,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住上安全住房;為9萬人次貧困人口代繳醫療保險,貧困人口參保率100%;發放各類教育扶貧補貼8350萬元,惠及9.4萬人次;累計投入1.8億元,將貧困人口中符合條件的5086人納入農村低保、農村特困人員供養、貧困殘疾人扶助等。
脫貧不是為了一時“達標過線”。為接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洪雅縣嚴格落實摘帽不摘政策要求,兜底救助類和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繼續對脫貧攻堅期內脫貧人口繼續保持5年不變,逐步轉化為覆蓋農村低收入群眾的普惠性保障政策措施,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彭林 張莉 攝
加快“兩山”轉化 奮進鄉村振興
新春佳節生意隆,柳江鎮兩河村村民自建的農家樂迎來四方游客;春風吹來萬象新,中山鎮前鋒村春茶市場如火如荼,外地收茶客絡繹不絕……2021年伊始,洪雅山水間滿懷歡歌笑語,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
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一直以來,洪雅縣都在思考如何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洪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洪雅將圍繞建設現代化成都都市圈‘兩山’轉化示范縣,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加快農村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高效銜接。”
鄉村振興接過脫貧攻堅的“接力棒”,就是就是貧困群眾從脫貧到致富要走的路。因此,洪雅把產業扶貧、產業振興作為主攻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對貧困群眾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特色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
與之相匹配的正是洪雅縣“‘做強一區、做精兩山、做特三片”的戰略布局。其中,洪雅縣在扶貧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堅持以綠色為底色,以“做特三片”為抓手,加快建設綠色產業集聚區。即“泡好一杯茶”,規劃建設“茶客空間”農商文旅綜合體;“扮靚一根竹”,規劃建設“世外竹源”農商文旅綜合體,創建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飄香一樹椒”,打造千畝高標準藤椒產業園,規劃建設“椒香滿園”農商文旅綜合體。
同時,進一步提高扶貧、鄉村振興資金用于產業發展項目的資金占比。設立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政府投入900萬元,撬動社會資金1億元。投入扶貧專項資金2300萬元,建成扶貧產業基地、資產收益項目44個,覆蓋全縣12個鎮,惠及3100戶貧困戶,占全縣61%。極大地促進了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持續增長。
此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一脈相承’,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即能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起好步。洪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央和省上新的政策出臺實施前,洪雅現有的脫貧攻堅政策一律不退,力度不減,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天道酬勤,日新月異。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面向未來,洪雅將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奮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洪雅樣板,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威楠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