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10-30 15:45:32
責任編輯:雷堯
眉山網記者 殷勇
10月26日,記者從洪雅縣槽漁灘鎮獲悉,該鎮在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中,通過創新實施龍溪河“生態段長”制,構建起群防群治的長效機制。
槽漁灘鎮龍溪河龍溪村段長6.4公里,涉及住戶619戶2128人。多年來,龍溪河毒魚、炸魚、電魚、網魚的現象屢禁不止,河岸垃圾遍地,河道淤積堵塞,群眾要求治理的呼聲較高。
為實現水清、岸潔目標,該鎮每年投入整治經費3萬余元,長此以往,難免增加了鎮上及村里的負擔,流域治理難以為繼。“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決定通過村民自治的方式,將龍溪河龍溪段因地制宜劃分為最短80米、最長400米的河段,面向本地群眾招標。”該鎮負責人介紹說。
在具體實施中,村民自愿報名,每段一元起拍,村“兩委”綜合競標村民承包規劃、平時表現、熱心公益事業程度等因素決定初選人員,交村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并進行公示,最終確定了35名“生態段長”,并與其簽訂承包合同。
為明晰權責,村“兩委”在村民競標之初便對“生態段長”的責、權、利進行了明確,“生態段長”主要負責河道巡邏、垃圾清理、排污監督以及打擊違法電魚毒魚、炸魚網魚等工作,同時獲得承包河段增殖放流、生態養魚、垂釣游泳等“生產經營權”;村“兩委”主要負責河道的日常巡視,對各“生態段長”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和監督,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生態段長”運行一年以來,其共協助打擊違法涉漁活動2次,舉報違規排污2處、處理違法人員7人,實現了龍溪河龍溪段“河暢、水清、岸潔、景美”。
據了解,“龍溪河模式”是洪雅縣推行河(湖)長制工作的創新舉措之一。此外,該縣還以創建全市首個化肥、農藥零使用區縣為抓手,著力從根本上、源頭上治理污水,加快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區。
為此,該縣聚焦面源污染治理,以點帶面推廣種養循環、綠色防控、秸稈還田等現代農業技術,力爭2020年全縣實現零化肥、零農藥使用目標;聚焦養殖污染治理,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宜養區,關閉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120余家,并對限養區、宜養區內1000余家畜禽養殖場進行達標治理;聚焦污水排放治理,已建成污水處理廠5個,正在建設5個,提標升級7個。
通過一系列創新措施,目前青衣江洪雅段水質保持在II類標準,安溪河水質由劣V類改善為III類,全縣河流水庫均消除劣V類水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