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10-25 10:51:01
責任編輯:趙娜娜
向青衣江流域洪雅段增殖放流魚苗。
眉山網訊(鐘成 錢慧 記者 廖文凱 文/圖)昨(24)日,洪雅縣人民法院判決一起破壞生態環境案件。據悉,這是我市法院判決的首起公益訴訟案件。
法院經審理查明,今年5月13日晚,被告人陳某甲與陳某乙在禁漁期內,結伙在屬禁漁區的青衣江流域洪雅段中保鎮百花灘電站大壩下游處,使用禁用的自制電捕魚工具在河道內捕撈水產品。次日凌晨2時許,二被告人在上岸準備離開時被執法人員擋獲,現場查獲電魚工具兩套以及漁獲物共9.54斤。該案件是近年來,洪雅縣漁業水產執法影響較大案件。
法院認為,二被告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二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生態損害,其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還應依法承擔生態修復和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鑒于二被告人認罪悔罪,自愿承擔生態損害民事責任,遂當庭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對二被告人分別判處了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同時責令二被告人共同向青衣江流域洪雅段增殖放流規格為6-8厘米的鯽魚300尾、鯉魚300尾、鰱魚200尾,并在媒體向公眾賠禮道歉。
案件宣判后,二被告人根據判決,按照法官指示將購買的800尾魚苗放入青衣江,并當眾承諾以后一定遵紀守法,不再實施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震懾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踐行生態司法修復,教育群眾珍惜愛護生態環境,洪雅縣法院進行公開審判并開展生態司法修復工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衣江流域沿江村社的村社干部、村民代表等100余人旁聽庭審并觀看增殖放流。大家紛紛表示,法院通過此次活動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和環保教育課,回去之后將把活動精神傳達下去,讓群眾遠離破壞生態的違法犯罪,自覺愛護生態環境。
近年來,眉山兩級法院積極履行審判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環資審判在環境權益救濟、生態環境修復、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通過采取加大環資犯罪懲處力度,聯合發布通告,積極開展巡回審判、生態修復等系列舉措,有力推進了全市環境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為“青山綠水”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