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4-14 16:00:10
責任編輯:羅思源
萬玉忠 蔣心雁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這些花伢子要盡快摘掉,不然會影響樹形和整體掛果,影響產量和收益。”4月14日,在丹棱縣張場鎮小河村1組林進家庭農場內,負責人陳永進正趁著晴好天氣,抓緊時間進行晚熟桔橙樹的春季管理。
眼前的陳永進,今年34歲,個子不高,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滿著希望。站在農場內,陳永進一刻也沒閑下,摘完花伢子又開始修剪樹枝。他想趁著年輕,努力奮斗拼搏,改變現狀,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為村內發展助力。
尋路筑夢 奮斗路上有艱辛也有收獲
當天,走進農場內,淡淡的桔花香撲面而來,10余名工人正在農場內進行道路施工。談到一路走來時的艱辛,陳永進打開了話匣子。
據陳永進介紹,2001年6月,他初中畢業后就跟著親戚學理發手藝。2年后,他偶然得知,離家不遠的公司正在招收空壓機操作技術人員,他心想機會來了,思來想去,便辭去理發工作,自籌資金學會了空壓機操作技術,當上了一名正式技術工人。
“那時每個月才有了固定的經濟來源,能基本滿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陳永進說,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他的思想也在慢慢發生著改變,他發現公司礦石運輸的商機。2004年,與家人商量后,他決定籌集資金購買貨車,做起了該公司礦石運輸的生意,每月可賺約1萬元錢,加上運輸建筑材料,年收入可達20余萬元。
經過幾年時間的奮斗,陳永進有了在家鄉創業的想法,并于2014年4月,與朋友合伙購置了混凝土泵車、挖掘機、裝載機,申請組建了工程隊,承攬農村村社戶道和農房修建、農家院壩硬化等工程。他粗略計算了下,當年,他的總收入,除去工人工資、材料等成本開支,還能達到50余萬元。這不僅讓陳永進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還讓40余名在工程隊務工的鄉親們也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創辦家庭農場 開辟新路助鄉親致富
陳永進一邊承包工程,一邊了解家鄉發展情況。一次偶然機會,陳永進從村兩委了解到政府出臺了大力支持流轉土地開辦家庭農場的政策,這無疑給了他一個立足家鄉發展經濟,開辟致富新路的機會。2014年底,他開始與人合伙在本村流轉土地120畝,成立了丹棱縣林進家庭農場。從平整土地、修路、開溝、翻土到選育水果種苗、打窩栽樹、施用有機肥等,共投入資金80余萬元。
“種植柑桔我什么也不懂,沒有任何技術支撐。”陳永進坦言,開辦家庭農場對于他而言是一種挑戰。他邊學邊干,除了自己購買柑桔種植和家庭農場管理、經營等方面書籍學習外,還向老果農和農業果技專家請教。“那時候,因為不懂技術,只要聽說哪兒的柑桔種得好和家庭農場管理經營效益好,我就立馬趕去請教。”陳永進說,通過4年時間的“充電”,現在的他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種植和經營管理能手,周邊果農常常請教他關于柑桔種植技術問題。
在熟悉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農村小型土木混凝土工程承包實施流程的同時,陳永進也在不斷地充實自己。2016年9月,陳永進報名參加了電子科技大學網絡教育班學習,歷時兩年半,于2019年6月取得了工程造價專科學歷。同時,在2019年5月,他還注冊了建材經營部,當上了老板。
經過10余年的摸爬滾打、創業奮斗,現在的陳永進年收入已達到80萬元。近幾年來,每年還吸納本村剩余勞動力40余人。
談及今后發展,陳永進信心十足,但當務之急是充電,提升團隊管理能力,讓家庭農場能夠順利跨入市級示范農場行列。陳永進表示,未來,他還將繼續立足家鄉,不斷創新創業,改變家鄉面貌,助力鄉親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