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啟動10萬畝老果園升級改造 唱響桔橙產業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2020-03-20 14:55
1
/
黃國全(左二)的老果園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在栽植新樁頭。
黃國全(左二)的老果園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在栽植新樁頭。
黃國全(左二)的老果園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在栽植新樁頭。
黃國全(左二)的老果園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在栽植新樁頭。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先斷根、消毒,再撒有機肥……”3月17日,在丹棱縣齊樂鎮龍埂村5組老果園升級改造現場,挖掘機正在松土,移植果樹樁頭,工人們也趁著春光抓緊時間進行栽植、施肥、澆水等環節,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丹棱被譽為“中國桔橙之鄉”,是全國最大“不知火”生產基地,也是“眉山春橘”的核心產區。經過40余年時間發展,丹棱晚熟桔橙已發展成為該縣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已超過16萬畝,其中,老果園面積近10萬畝。
如何繼續保持丹棱晚熟桔橙的領先發展,進一步擦亮“丹棱桔橙”金字招牌,做大做強做深丹棱桔橙產業?該縣決定在老果園升級改造上做文章,創新啟動全縣10萬畝老果園升級改造工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真正實現“種得好、銷路暢、收益高”目標,助農更增收。
新舊交替 老果園適新求變
當天的老果園升級改造現場,涉及龍埂村5組黃國全及其余4戶果農的老果園,共計20余畝。對于老果園升級改造工作,黃國全十分支持。他家老果園占地8畝,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所建,目前主要種植不知火品種。由于當時種植不規范,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導致果樹一直存在產量不高,果子質量不高的問題,這一直是黃國全的一塊“心病”。作為有30余年果樹種植經驗的果農,他早已發現老果園升級改造的迫切性。此次丹棱縣啟動老果園升級改造工作與黃國全的想法不謀而合。
說干就干,思想開放的黃國全正是丹棱縣第一個啟動老果園改造的果農,該縣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于3月9日正式開始對黃國全的老果園進行試點改造,拉開了丹棱首批20畝老果園改造的序幕。改造現場,黃國全介紹起了此次升級改造的重點:果園布局,改良土壤,株行距密改稀,排水溝渠加深,產業便道修建……
“你看現在的土層已有80公分,直接在原有基礎上升高40公分,足足高出一倍。”黃國全說,老果園升級改造過程中,土壤改良是關鍵,除了土層加厚外,后期也會勤施有機肥來提升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未改造前,黃國全的老果園里每畝有70株桔橙樹,改造后將只有35株,數量減少一半,果樹的株行距由原來的3x3米增加至4x5米。同時,每一排果樹之間的排水溝也加深至80公分以上。今后,整個果園還將啟用水肥一體化和滴灌技術,讓種植果樹變得輕松起來。
“以前在老果園管理果樹、摘果等十分不方便,株行距小,人工操作十分不便。”黃國全感觸地說,此次改造還重新預留修建產業便道,提高機械化程度,改造后60%以上均為機械化操作,每年至少可以減少2-3萬的人工成本費用,真正實現省力化栽培。
“新舊果園交替,這是丹棱桔橙發展的趨勢所在,老果園升級改造工作勢在必行。”丹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文榮中說,實現農業產業適度規模化經營,提高產業附加值,保障果農收益是此次老果園升級改造的目的。通過首批老果園改造形成示范效應,有效帶動該縣其余老果園的升級改造,促進該縣桔橙產業整體提質升級。
產量產值“雙升” 種下桔橙新希望
丹棱此次啟動老果園改造,不僅事關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更與果農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然而對于黃國全來說,果園就像自己養大的孩子一樣,真要進行全面改造,心中也曾頗有不舍。
在老果園升級改造現場,黃國全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他家8畝的不知火桔橙樹,按照每畝產量5000斤計算,一年產值約30萬元。而此次升級改造要二年后才會大面積掛果,損失約60萬元。雖不舍,但黃國全心里清楚,隨著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加快老果園改造,推進桔橙產業高質量發展才是“硬道理”。
更讓黃國全安心的是,老果園改造后帶來的效益。據介紹,此次老果園改造可以使原來低產小型樹冠到高產大型樹冠轉產。單株產量可提升30%-50%,畝產提升20%-30%。同時,也可有效提升優質果品率,促進生態化種植,大大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20%-30%。此外,還可使效益與未改造效益相比提升20%-30%。
“改造后,果園產量和產值都大大提升,屆時這些標準化種植的果樹,將呈現更強勁的發展勢頭。”黃國全說,估算他在改造期間的損失,大概用4-5年時間便可全部收回。他認為,雖眼前利益受損,但從長遠發展規劃來說,改造后的果園潛力無限,發展機遇更廣。而此次,他還打算在改造后的新果園里,再增加新品種-明日見,搶占桔橙產業種植先機。未來,他希望,把新改造后的果園打造成為引領丹棱桔橙種植的示范樣板。
據悉,此次首批20畝老果園,該縣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投資60余萬元進行改造,將于4月中旬全部改造完成。下一步,該縣將逐年逐步對該縣10萬畝老果園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助推整個丹棱桔橙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