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1-26 10:06:48
責任編輯:熊莉
公園城市綠意盎然。
作為成都正南“第一城”,仁壽縣城距成都天府廣場80公里,距興隆湖50公里,與成都、樂山、資陽、內江、自貢五市相鄰,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區域,開放發展的區位優勢一目了然。
近年來,在天府仁壽大道、成宜高速仁壽段、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中德通內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一期)項目等重大基礎設施與產業項目的雙倍“加持”下,仁壽開放發展的變化也在逐步顯現。
□本網記者 郭僑 文/圖
電子產業蓬勃發展。
一個項目的蓬勃發展
“今年受疫情影響,各項目標與年初計劃均有不同程度延緩,經過公司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信利顯示27條生產線14條已投產,另外13條正在進行設備調試。”11月3日,信利(仁壽)高端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仁壽縣支持企業發展大會上的發言中說道,目前市場上顯示屏生產企業只有少量廠家能夠生產高分辨率、窄邊框的非晶硅顯示屏,而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就能夠生產此類產品,已向小米、OPPO、VIVO、華勤、三星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供貨,訂單充足。接下來,將再接再厲,爭取今年年底完成15條顯示屏生產線投產,明年4月份完成19條生產線投產。
作為全市最大的工業項目,總投資443億元的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從招引到落地,受到了多方關注。
2017年,引進該項目時,市縣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出征,抽調相關部門業務骨干半脫產全天候跟進,先后進行了36次對接和13次實地考察,召開了100多次專題會議,進行了71天的專題談判,歷經了200余天的努力。同時,多方了解信利公司情況,邀請金融、股權、基金和法律等專業人士,提出優質項目承接方案,保持高密度對接,找準突破點,排除困難引進項目,通過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專業的招商團隊,最終成功招引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落戶仁壽。
2018年12月30日,首批信利(仁壽)產品誕生。2019年4月2日,成功點亮第一塊6.22寸“水滴顯示屏”,標志著項目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創造了信利“仁壽速度”。從開工建設到首條模組建成投產僅用一年時間,比預期提前了一年。
引進來,還要留得下,仁壽縣持續為重大項目做好全方位貼心服務。今年疫情期間,該縣通過線上招聘、現場招聘、下鄉招聘等方式,為信利項目招聘員工2600余人,及時解決企業用工需求。通過縣上多次協調,公司成功與進出口銀行簽訂借款合同,緩解了資金壓力。
“一個產業半座城”,依托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的集聚效應,仁壽縣專注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培育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賦予仁壽“打造成渝地區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定位,大力招引上下游企業,不斷延伸“屏—芯—端—數—智—材”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大項目產生的巨大產業帶動作用,使該縣開放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成宜高速仁壽段正在施工作業。
一條道路的辛勤建設
11月16日上午,在成宜高速仁壽段寶飛樞紐互通施工現場,瀝青混凝土上面層攤鋪及碾壓施工作業完成后,成宜高速仁壽段右半幅主干線瀝青路面混凝土全部鋪筑合龍。同時,也標志著成宜高速仁壽段主線瀝青路面全幅順利貫通,為12月底實現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基礎。
“此次攤鋪采用了瀝青3D攤鋪技術,對平整度的控制非常好?!痹擁椖縕CB2-LM標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緊鑼密鼓地進行匝道、交安附屬、標志、標牌的同步施工,確保項目如期完工。
成宜高速仁壽段于2018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建設過程中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汛期、跨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等難題,施工方明確施工目標、緊盯施工節點,細化量化工程任務,同時,不斷加強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進度。
據悉,成宜高速項目總投資246億元,全長約157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是目前全省設計標準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也是仁壽縣構建“五高五鐵、五縱五橫”綜合立體交通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成宜高速仁壽段總長56.7公里,投資80億元。
作為南向出川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宜高速建成后,將成為成都平原經濟區到川南經濟區最便捷的大通道。此外,成宜高速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南線相接,將成為仁壽縣直連天府新機場和宜賓港的重要通道,必將進一步增強仁壽縣的區位優勢,改善沿線交通條件。屆時,從仁壽接入點出發,北上25分鐘可達天府新機場,南下50分鐘即可跑攏宜賓。
“網紅”景點吸引各地游客。
一個山村的巨大變化
“下雨水外流,無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貴如油?!边@曾是仁壽縣禾加鎮化石村的真實寫照。干旱,嚴重制約著一個山村的發展。
如今,走進化石村,只見花成趣、路成趣、石成趣、屋成趣、洞成趣……借力文旅融合的東風,昔日“旱山村”搖身一變,成為游客慕名而來的“旅游村”,“隱世原鄉”以其真實、古樸、野趣、神秘,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閉塞導致落后,開放才能進步。”化石村相關負責人稱,由于基礎條件差,沒有支柱產業提供發展動力,2014年,化石村被評為市定貧困村。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雖然化石村山高坡陡、崇山峻嶺,不利于發展種養殖業,但其所處的五龍山卻隱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75%的森林覆蓋率成為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多方研究,禾加鎮黨委政府會同化石村兩委以開放發展的眼光,決定走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
借力脫貧攻堅,2017年,仁壽縣全域飲水工程讓黑龍灘的水能到達化石村每一個角落,電網工程讓村民用電不再愁。利用扶貧資金,該村的道路得到硬化,目前,已有4條水泥路通往五龍山。
“道路直接入戶,水龍頭一擰就有自來水,越多越多人喜歡來看這里的自然風景,我的生意也越干越紅火?!?017年,化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尹幫狀在駐村干部與村兩委的幫扶下,借助小額扶貧無息貸款5萬元在自家院壩里辦起了農家樂,接待來往游客,吃上了“旅游飯”,每年純收入3萬余元。
在鎮黨委和化石村黨委的指引下,黨員林智勇也看好家鄉的發展,他在五龍山上投資建設休閑民宿,帶動周圍群眾致富。
2019年,五龍山累計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帶動就業100余人,實現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數雙增長。
憑借開放發展的新理念,依靠鄉村旅游產業帶動,化石村得到了長足發展,再不復“漫山盡是石磐磐”的舊況,換成了“遍野石頭生金磚”的新顏,村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觀察
跑出開放“加速度”
鑄就發展“新高地”
享有“三個半小時經濟圈”——成都半小時經濟圈、臨空半小時經濟圈、縣域半小時經濟圈;
構建“四大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新型建材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集群;
打造“公園城市”——城區已建成城市濕地公園、中央水體公園等14個公園。到2022年,還將建竹主體公園2個,特色竹小鎮1個,竹基地8個;建三角梅主題公園2個,特色小區5個,特色干道街區5個,基本建成“天府竹海 花漾仁壽”;
……
回顧歷史,開放發展是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前行的充足動力;立足當下,開放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穩步復蘇的重要手段;放眼未來,開放發展是助力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
從區位到交通,從產業到環境,近年來,仁壽縣主動出擊,開闊視野,立足自身實際,尋求開放發展的正確道路。充分對上銜接,完善協同機制;注重規劃融合,做優頂層設計;吸納多方資源,厘清發展定位;推動交通建設,促進全域開放;補鏈延鏈強鏈,促進產業升級;改善發展環境,營建高品質宜居地,不斷為創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添磚加瓦。
如今的仁壽,互利共贏、開放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