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9-17 09:46:02
責任編輯:熊莉
日前,《小康》雜志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面向中國縣域基層行政單位,開創“百縣榜單工程”,推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百佳縣市”“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和“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對全國2657個縣域行政單位進行綜合測評。
榜單以網絡大數據、縣域專題調研、社會公眾態度和專家評審進行加權,經綜合測評得出。其中,“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中,四川占據四席,分別是眉山市仁壽縣、樂山市峨眉山市以及成都市新津區、都江堰市。仁壽縣以91.76分的總得分脫穎而出,榮登榜首。
從挖掘生態元素、打造“公園城市”的設計理念,到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并行的施工過程,近年來,仁壽縣始終堅持將綠意生態理念貫穿于城市管理和景區建設的全周期,以此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美好生活示范區,高標準、高質量、高品質推進城市規劃建設,下大力打造生態公園城,著力提升城市品質,營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生活環境。
近日,記者從仁壽縣中醫醫院新區醫院項目部了解到,目前,該項目外立面幕墻及門診樓、住院部、行政樓、后勤保障樓四個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總坪、水電、消防、暖通、內部裝飾裝修等建設。
位于天府仁壽大道城區段交通樞紐旁的仁壽縣中醫醫院新區醫院是該縣健康扶貧建設工程項目,占地85.79畝,規劃設置醫療用床位800張。項目建成投用后,將進一步提升該縣醫療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
醫療要到位,教育也不松懈。8月底,仁壽縣城北第二幼兒園正式開園,共設置18個班,可滿足540名幼兒入學。
近年來,該縣投入資金4億元,加大對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力度,先后在城區和鄉鎮新建15所標準化幼兒園,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學前教育網絡。
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和引擎,仁壽縣不斷完善城市配套,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東部新區建設等千載難逢的歷史戰略機遇,以縣城為中心,圍繞城市會客廳、萬達廣場、長平水街、鉑爾曼酒店等關鍵項目,多點開花,著力加快形成全域仁壽西融、北上、東進發展引爆點。
目前,城市會客廳道路和場館正在施工;長平水街商業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的35%;萬達商業綜合體已完成主體工程的60%;鉑爾曼酒店已順利開工建設。
初秋的仁壽,涼意未至。在仁壽城市濕地公園入口處,依然有著盛開的各類鮮花,生機勃勃,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每當華燈初上,是公園最熱鬧的時刻,伴著夕陽余暉,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漫步其中,享受愜意晚風。
不遠處,中央水體公園潺潺的水流聲不絕于耳,木質臺階一步一景。以“花間流水、趣味匯集”為主線的一分區、以“生態和諧、韻律交織”為主線的二分區和以圍繞戲水主題展開的三分區讓市民可以近距離體驗“親水”之旅。
繁花盛開,樹木蔥郁,湖水碧波粼粼,小橋流水人家,近年來,生活在仁壽的市民逐漸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誠意”,一點一滴的變化潤物細無聲,將舒適與美好帶給了每一個人。
“只要不下雨,吃過晚飯就會去濕地公園鍛煉身體。”市民李冉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他說,在公園里跑步,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不同的美景。
近年來,仁壽縣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思路,正在塑造濕地公園、水體公園、長平水街、文化公園四位一體的城市綠芯,目前城區綠化覆蓋率已超過四成。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品質提升,該縣將把山、水、林、湖、城融入城市建設,打造山水呼應、藍綠相融、湖光山色的“現代公園城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仁壽特色”,圍繞文化“傳承”,打造具有仁壽特色自然稟賦、生活情趣、人文精神的“公園城市”文化識別體系,在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持續推進“兩山一河”生態修復,實現城區生態環境提升。
放眼望去,一條條貫通東南西北的寬闊大道,見證著仁壽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也彰顯了這座城市的區位優勢。作為成都正南“第一城”,仁壽縣城距成都天府廣場80公里,與成都、樂山、資陽、內江、自貢五市相鄰。
“小時候和父母去一趟成都,要坐幾個小時的車,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現在開車經天府仁壽大道,快的話只需要半個小時,方便得很。”交通的便捷讓仁壽市民連連稱贊。
快速融入成都,是仁壽縣在區位優勢下邁出的第一步。近年來,該縣搶抓國家級天府新區建設等發展機遇,修建天府仁壽大道,大大縮短了仁壽到成都的時間。
“目前,我們的交通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仁壽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細數道,成宜高速仁壽段、紅星路南延線力爭年底建成通車;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仁壽段預計年底將具備通車能力;仁簡快速通道、天府大道二峨山段于今年6月開工建設……
大道如虹,鋪就坦途。踐行交通先行的城市發展思路,立足區域發展新格局,一條條道路的建設,不斷刷新著“仁壽速度”,“五高五鐵、五縱五橫”的綜合交通格局正逐漸形成。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接下來,仁壽縣將繼續鎖定目標任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突出規劃引領,高規格編制“十四五”規劃,提升資源要素聚集能力,加速構建成都半小時經濟圈、臨空半小時經濟圈、縣域半小時經濟圈。
9月9日一早,仁壽縣文林街道辦南壇社區配合該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沙子灣巷金馬七隊違章搭建開展整治行動。此次拆除的違章搭建以磚墻彩鋼、磚墻玻纖瓦為主,涉及7戶共計2000余平方米,拆除后將改變當地城中村面貌,打造整潔靚麗的生活環境。
2020年,是仁壽縣拆除違法違規建筑物的攻堅年。在廣大市民支持和配合下,該縣正在逐步拆除違章搭建,祛除城區“頑疾”,保障群眾公共權益,消除樓頂違建造成的消防、安全隱患,維護城市建筑的整體風貌。
現在,城區的“藍頂子”少了,城市環境由“臟亂差”變成了“潔亮美”,城市整體品質不斷提升,宜居宜業的“大美仁壽”正逐步展現在市民面前。
強化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質,近年來,仁壽縣強力實施加強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質三年行動計劃,以零容忍的態度拆除亂搭亂建,取締人力三輪車等,啟動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并廣泛深入開展文明教育,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把握“眉山城市副中心”的豐富內涵,梳理城市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大路線,仁壽縣明確總體戰略、優化空間布局,正在不斷提升城市的形態、業態、生態、文態、心態,以更加美好的未來迎接八方來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