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29 09:43:52
責任編輯:毛馨怡
道德模范周明弟走進基層巡講個人事跡。(市雙創辦供圖)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今年78歲的周明弟現任洪雅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是我市第六屆道德模范。退休18年來,他走遍了洪雅縣各個鄉鎮和中小學校,走訪了全縣900多名留守兒童、500多名“五失”青少年,四處呼吁籌集善款100多萬元,募集衣服3萬余件、圖書1萬多冊,個人捐資達20多萬元。
周明弟深知,每一個留守兒童,每一個“五失”青少年,都對應著一個家庭。這些家庭,大都面臨著貧困問題,幫助一個孩子,即是幫助一個家庭。這些年來,周明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02年,從洪雅縣臺辦崗位上退休的周明弟拒絕了私企老板的高薪聘用,接受組織的委托,擔任洪雅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到了關工委之后,周明弟對“失足、失管、失業、失學、失親的“五失”青少年特別關注,他始終堅持“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用春風化雨的精神去教育感化挽救他們。
每年,周明弟都會帶上書籍、生活用品到眉州監獄、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面對面地與他們促膝交談,鼓勵他們改過自新。
為了不間斷監督他們的思想動態,他經常給獄中的青少年寫信。有時擔心這些孩子為省錢不回信,周明弟甚至買好信封、郵票、信箋和膠水寄給他們。一來二去,周明弟體貼入微的做法打動了孩子們,他們把他看成親爺爺,一直與他保持著書信來往。
2012年12月,有個他曾經幫扶過的刑滿釋放人員無家可歸。聽到這個消息,周明弟生怕因為生活窘迫讓這個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他立即協助司法局安幫辦,動員愛心人士為這個人籌錢籌物,租住房,添置生活用具,置辦年貨,甚至解決工作。
對困難家庭的孩子,周明弟也格外關心,總是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將軍鎮的小李,家境十分貧困,上高中時他的學費、生活費讓家里不堪重負。周明弟得知后,多次前往學校溝通,在他的努力下,學校為小李減免了一定的學費,生活費也給了一些補助。考慮到孩子的家境,周明弟還自掏腰包給小李1000元的生活補助費。上大學后,他仍然每年資助小李1000元。
在關工委工作期間,周明弟深入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的生活、學習及思想做出深入細致的調查,梳理出幫扶名冊。18年來,他走遍了全縣有失學留守兒童的地方,苦口婆心反復做勸返回校的工作。為了爭取更多的資助,他不厭其煩地向身邊的每一個人宣傳關心下一代工作,跑企業跑部門跑學校四處拉贊助。從2006年至今,周明弟連續多年都沒在家中過春節。每年從農歷臘月末到新年的正月初五,他和他的愛心團隊都奔走在慰問留守兒童和特困孩子的山路上……“少年時飽嘗了生活的艱辛、讀書的不易,所以看到家境貧寒的孩子,我總想盡力給予他們幫助。”采訪中,周明弟感慨地說道。
周明弟的真誠和執著感動了一大批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他們紛紛加入了他的愛心團隊,與他并肩前行。
“十多年來,我接觸最多的就是留守兒童、問題青少年、失學兒童、單親家庭子女、孤兒,我樂意與他們說‘悄悄話’,他們也很喜歡我,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退休10多年來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一直想做下去的事。”采訪最后,周明弟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