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23 10:29:43
責任編輯:趙娜娜
村支書“上電視”探討鄉村振興。
眉山網記者 古良駒 文/圖
近日,一款節目在眉山市農村群眾中引起巨大反響。《鄉村振興大家談·村支部書記走進演播廳》節目將38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挨個請進青神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廳,用嶄新平臺展現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共同探尋未來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年初,青神縣召開全縣鄉村振興三大攻堅行動推進大會,縣上設主會場,各部門和鄉鎮(街道)、村設分會場。超過5000名群眾通過電視和網絡收看了大會。
全縣上下攜手一心,以決戰決勝之勢奮力攻堅克難,打贏脫貧攻堅戰,創建省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果:在白果鄉,“廁所革命”工作火速推進;在高臺鎮,德康項目助力生豬產業發展……
捷報頻傳的同時,青神縣清醒地認識到,在鄉村振興大潮中,仍然有地區間不平衡的現象出現,同一個村,不同項目的工作完成情況也不一樣,除了及時督查添干勁等方式,“村支書挨個上電視”成為新的加油鼓勁方式。
村支書挨個“上電視”,把一線的努力、成果展現在群眾眼前
高臺鎮百家池村村“兩委”干部學習“愚公移山”,帶領村民將一片片荒山變成“花果山”,椪柑暢銷全國,果樹種植助農脫貧奔康經驗登上央視財經頻道,在全國推廣。看到這些先進經驗,廣大農村群眾備受鼓舞。
“沒想到,僅僅幾年時間,我的家鄉已經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通過新媒體渠道,看到關于百家池村的那一期節目后,在外務工的劉先生相當驚訝,“我從節目中了解到,百家池村正在積極激活閑置農房,做好農宿發展,我仿佛看到了光明未來。我有資金、有技術,我決定返鄉創業,為家鄉振興作出貢獻。”
村支書挨個“上電視”,鄉村振興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更加濃厚
青神縣青竹街道蘭溝村黨支部書記趙小建是走進演播廳的第一個村支書。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說起,將蘭溝村黨員群眾如何用竹編改變生活的故事娓娓道出。“中國竹編第一村”的振興故事,說到了廣大農村群眾的心坎上。
“蘭溝村村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打造出‘中國竹編第一村’。我們現在出發,利用好晚熟柑橘這個‘搖錢樹’,也一定能夠取得和蘭溝村一樣的成果。”看到節目后,白果鄉樓坊溪村干部如此表示。
村支書挨個“上電視”,鄉村振興的思路更加清晰
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因螢火蟲成為網紅打卡地。只螢火蟲一季,有村民在家門口賣炸土豆,就賣了萬把元錢。這個曾經的市級貧困村,因堅持綠色發展,順利脫貧出列。
脫貧之后,如何繼續奔康?在節目探討中,天池村黨支部書記方國軍說,該村將繼續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我們正在建設天山竹海,重點打造竹里螢光項目。同時,我們還要建一個濕地公園,就在竹里螢光項目外面,預計12月完成建設。濕地公園建成后,將吸引更多的游客。”
“之前,對鄉村振興的道路,我們有想法,但不夠清晰。這次‘上電視’,在探討過程中,村‘兩委’班子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未來之路,我們將扎實穩步走下去。”方國軍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