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責任編輯:陳敏
記者一線走訪·記錄眉山“雙創”變化之四
農貿市場:環境大變樣 買賣更舒心
眉山網記者 肖倩 文/圖
市場按功能分區,熟食銷售更衛生。
“升級改造后的市場干凈整潔,我們買菜更舒心”。(設計臺詞)
新鮮蔬菜分門別類、整齊擺放。
市場管理員打掃衛生。
市場內車輛停放在劃定的區域內。
自我市啟動“雙創”工作以來,陸續對眉山主城區14個農貿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升級改造后的14個農貿市場投入使用已有5個月,如今這些農貿市場的衛生環境、經營秩序等情況如何?11月18日,記者走訪了眉山城區部分農貿市場,實地感受“雙創”帶給農貿市場的新變化。
秩序井然環境好
市民、商販齊點贊
當天上午8時30分,記者來到通惠市場北門,看到由北門進入農貿市場的通道平整、干凈、通暢。“以前,這條通道真的是臟亂差,很多小販沿途擺攤賣菜,并將廢棄的菜葉隨地擺放,三輪車、電動車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來市場買菜的市民周燕說,她住在通惠市場北門附近,如今她再也不會覺得來通惠市場買菜是一件煩心事了。
進入市場內部,只見商鋪林立,日用百貨、蔬菜水果、鮮肉水產、調料干雜等應有盡有;商鋪前干凈整潔,商戶們一律“入戶”經營。市場內雖然人來人往,但衛生狀況良好、井然有序。“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商戶的文明素養在逐步提高,占道經營的情況少了,車輛也按規定停放在停車位上,我們的工作更輕松了。”城管勸導員嚴志中告訴記者。
說起市場升級改造帶來的變化,賣熟羊肉的商戶鐘先生深有感觸。“以前,我露天賣羊肉,遇到刮風下雨生意就沒法做了。市場升級改造后,我有了一個固定的攤位,我每天把店鋪收拾得干干凈凈,來買羊肉的人明顯比以前多了。”
經過一番走訪,記者發現改造后的通惠市場衛生狀況良好,沒有占道經營的情況,車輛停放也很規范。
功能分區更合理
市民購物更方便
當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文安市場看到,場內地面干凈整潔、攤位整齊劃一。文安市場按照功能劃分了水果、蔬菜、水產等銷售區域。雖然市場內人來人往,但場內通道并未出現擁堵的現象,市民購物十分順暢。
走進水產區,各水產店門前的露天排水溝不見了,所有排水溝被埋入地下,上面覆蓋了帶孔的磚石,整個水產區干凈衛生。“以前的露天排水溝太不好用了,溝內容易堆積垃圾,造成排水不暢,還會產生刺鼻的氣味,顧客都不愿意到這兒來買魚。”一位水產店店主說。
不僅如此,鮮肉店的衛生狀況也得到了極大改善。記者看到,鮮肉店的操作臺已由木質改為不銹鋼材質,各鮮肉店業主對店鋪衛生勤加打掃,保持店鋪整潔。“比起木質的操作臺,不銹鋼操作臺耐用且清潔難度小,我很喜歡。”鮮肉店店主李軍說。
如今的文安市場不僅衛生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功能分區也比以前更加合理。“以前,市場的四個入口有三個入口設置有干雜調料店,賣活禽的店鋪也分布散亂。如今,同類店鋪相對集中在一個區域,方便我們挑選心儀的商品。”正在市場內買菜的市民彭路艷告訴記者。
昔日環境“臟亂差”
升級改造換新貌
當天上午11時左右,記者一到啟明星市場,便眼前一亮。之前,啟明星市場外的道路上,電動三輪車、皮卡車來往穿梭,小販占據道路兩側擺攤設點、高聲叫賣,市民通行困難,路面常有紙屑、果皮、菜葉等垃圾,叫賣聲與車輛喇叭聲此起彼伏,吵鬧不絕。
如今,這里再也不見沿街叫賣的小販,路面干凈整潔、車輛與行人來往有序、商戶未在店鋪門前擺攤設點。“從我家到啟明星市場只有五分鐘的路程,我隔三岔五就要到這里購買蔬菜、鮮肉,對這里的變化感受很深。既然政府花大力氣改造好了農貿市場,作為市民的我們也要自覺維護這里的整潔。”市民楊春亮表示,市場環境的改變,得益于眉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作為市民理當支持、參與創建活動。
啟明星市場由過去的露天市場改建而成,周邊的停車場、公廁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因使用時間過長,逐步老化,不能滿足周邊群眾的購物需求。在升級改造中,啟明星市場不僅完善提升了停車場、公廁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還合理規劃了功能區,使各功能區相對獨立,讓整個購物環境更加衛生整潔。
記者手記
農貿市場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事關群眾福祉的民生工程。一座城市最生動、最真實的煙火氣集中體現于農貿市場。這里連接著千家萬戶的餐桌,事關群眾的一日三餐;這里的衛生與文明事關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
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我市著力對眉山主城區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整治農貿市場環境,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每一個市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農貿市場更干凈了、秩序更好了、分區更合理了。“菜籃子”發生的變化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農貿市場的衛生不僅是市場管理方的事,還是每一位商戶的事、每一位前去購物的市民的事。市場管理方做好管理和衛生工作,每一位商戶維護好自己店鋪門前及內部的衛生,買菜的市民做到不亂扔果皮紙屑、自覺維護市場環境,農貿市場這個大家的“菜籃子”才會在市場管理方、商戶以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變得更加美觀、整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