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市融媒體中心
更新時間:2025-01-16 10:03:27
責任編輯:陳燕利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眉山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自2024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嚴格按照國、省普查工作部署要求,把握節奏節點,實施掛圖作戰,全力推進各階段任務落實,圓滿完成了2024年度普查工作任務。
要素保障 提速度保質量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高質量完成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則是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的時代命題。
眉山強化保障,精心部署。市、縣兩級在全省率先成立以黨委、政府分管領導任雙組長的“四普”工作領導小組,完成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建,落實普查隊伍8支、普查人員88名。
早動員,早部署。在全省率先召開全市“四普”工作動員會,組織召開“四普”領導小組會議兩次,制定普查實施方案、宣傳工作方案、年度工作方案、年度保障方案、年度指導督導方案,全面系統安排部署“四普”總體任務、年度任務、階段任務。年度經費保障落實到位情況位列全省市州前五。
培訓宣傳兩手抓。選派骨干人員參加全國普查分片區年度培訓,市、縣兩級邀請專家、專業機構,采取培訓會、現場實際操作演練等形式,共培訓文博人員、鄉鎮文化專干200余人次。市政府網站開設“四普”工作專欄,在市內主要交通干道、重要節點、主要場所設置大幅高炮宣傳牌10余個、張貼宣傳海報7000余份。實行周動態信息收集上報、月動態信息發布,在市級融媒平臺刊發“四普”工作報道、系列科普文章和視頻等,創作“四普”主題文藝節目“三句半”開展巡回演出。
截至2024年12月29日,全市已完成“三普”不可移動文物復查,復查率100%;系統填報1153處,填報率85.5%;新發現文物130處,占“三普”文物數量9.64%,新發現文物數量居全省第5位。
協同聯動 強督導嚴紀律
文物普查是對文化遺產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清查。
2024年以來,眉山借助專家力量,制定業務指導方案,組織省、市專家深入田野指導普查業務,累計實地指導普查點位30余處,及時解決“三普”調查點位與實地不符、考古發掘后的遺址是否納入新增文物點等疑難問題29個,文物“家底”更加清晰。
青神縣普查隊員實地調查七拱山崖墓群。
同時,深化多方協作,巡回指導督導。加強文物、經信、住建、交通、商務等成員單位溝通協作,對照行業資源清單,對標普查標準,確保各行業內符合文物認定標準的資源實現“應普盡普”。
調動鄉鎮、村社力量,全域收集新發現文物線索。在市“四普辦”組建業務指導組、督導組等6個工作組,對“三普”目錄文物復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核查等開展實地巡回指導督導,完成國保、省保、市保公布名錄核查上報,縣保名錄核查基本完成。
堅守紀律底線。市紀委派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全程參與“四普”工作,深入各地普查工作一線現場檢查抽查,靠前發現問題線索。利用業務指導培訓、推進會等,反復強調普查紀律,嚴守“兩個一律”紅線,確保“所有普查登記對象,在完成文物認定前,一律不得拆除、遷移。所有已認定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實地調查期間,一律不得撤銷”。
接下來,眉山將錨定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目標,高效落實國、省“四普”工作部署,加快普查進度,嚴控普查質量,確保2026年6月底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
來源 | 眉山融媒記者 羅端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