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市融媒體中心
更新時間:2025-01-15 23:55:11
責任編輯:雷堯
《東坡水韻—中國歷史治水名人蘇軾詩詞文選》
1月15日,由眉山市水利局主編的《東坡水韻—中國歷史治水名人蘇軾詩詞文選》一書,在眉山首發。
首發儀式。
蘇軾生于四川眉山,長在岷江河畔。在另一位歷史治水名人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的滋養下,眉山被譽為“坤維上腴,岷峨奧區”,蘇軾自幼生活在“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蘇宅老井中甘甜的井水哺育少年蘇軾成長,門前屋后水渠中流淌的清泉溫潤心田。這份喜水之情、治水之意從小根植蘇軾心間。入仕以來,蘇軾把水利事業與國家興衰聯系在一起,在長期治水實踐中,留下了600余涉水名篇。2019年,水利部評選了12位“歷史治水名人”,蘇軾位列其中。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眉山三蘇祠時指出:“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
為忠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和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弘揚東坡文化,傳承東坡治水理念,填補行業空白。眉山市水利局組建專班,抽調精干力量,聘請蘇學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文史資料中,篩選收錄蘇軾愛水、護水、治水、興水的詩詞、文賦、奏折、書信等近百篇,形成《東坡水韻—中國歷史治水名人蘇軾詩詞文選》一書。
這些作品涉及山水景觀、水生態環境、治水防洪、水運交通等多個方面,生動體現了蘇軾“以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原則,以注重民情、保障民生為宗旨,以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為方法”的治水之道,展現了蘇軾的治水智慧、經世對策及人格魅力,彰顯了其以民為本、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通過對收錄作品的評鑒解讀,希望對新時期治水興水的研究和實踐有所啟發,對水利工作有所裨益。
牢記殷殷囑托,眉山市水利人紛紛表示,將繼續激情擔當作為,以專一爭第一創唯一,傳承東坡治水理念,弘揚“黑龍灘精神”,錨定“優水興眉·潤澤千秋”目標,全力調配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環境、保護水生態,讓“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藍”的秀美畫卷成為常態,讓“相望六十里,共飲玻璃江”的東坡記憶成為眉山的靚麗名片。
來源丨李勇軍 古良駒 郭僑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