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4-04-26 16:05:19
責任編輯:雷堯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4月26日,由四川日報社、中共眉山市委宣傳部、四川文藝出版社共同主辦“千載文脈·書香眉山”全民閱讀活動之《一蓑煙雨》創作分享會在眉山市舉行。該書作者梁平與著名詩人尚仲敏、青年評論家任皓現場針對創作歷程、情感表達、中國地理書寫等話題開展對談。此次分享會不僅是對詩人梁平近年來詩歌創作的一次深度解讀,更是一次對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在這個文化繁榮的時代,詩歌作為人類情感的抒發和心靈的寄托,深受大眾喜愛。《一蓑煙雨》收錄了梁平近年來的百余首現代詩歌,書寫山川江河,寄托著詩人對歷史、當下、自我的尋找,重新體認家國與個體精神的寬廣存在。全書所錄詩篇氣勢磅礴,不泥于小節,詩行流暢不生澀,是一部頗具教育意義的詩歌作品集。
此次分享會是繼成都之后的第二場分享會。梁平現場分享了與詩結緣的歷程、創作寫詩的背景、他心中的蘇東坡以及詩所帶來的人生體味。他提到,書名“一蓑煙雨”出自蘇東坡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的“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個書名不僅是對蘇東坡豁達樂觀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詩歌創作理念的一種詮釋。梁平認為,寫詩、讀詩是他生命的“營養餐”,已經注入他的生命,并伴隨著生命成長。寫作與人生一樣,寫作就是寫自己的人生,是塑造人格的路徑,希望通過作品用文字去探尋生活本真。
“梁平全新詩集,以嘉陵江開篇,以蜀道收尾。”在對談環節中,著名詩人尚仲敏從人生經歷、生命哲學、語言智慧、語言格局等多個方面對《一蓑煙雨》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認為,梁平的詩歌是開放的,不孤注一擲的,梁平巧妙地將幽默元素植入詩中,以自說自話的表達方式,借用歷史人物來寫自己,以詩書寫生活,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沉浸感。尚仲敏的解讀讓在場的詩歌愛好者們對梁平的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現場,青年評論家崔耕和任皓也從多個方面開展新書對談,發表觀點。在與眉山讀者互動環節中,梁平還現場鼓勵大家堅持思考,用心感悟,讓詩歌散發持久力量。大家紛紛表示,這次分享會不僅讓自己領略了梁平詩歌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自洪雅縣的詩歌愛好者王德躍參加完活動后心情十分激動,他表示,現場面對面傾聽梁平的分享,既感動又獲益良多。他認為,梁平的詩貼近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有些內容還是他親身體驗過的。但梁平用詩的語言來抒發,與大眾引起共鳴,引人深思又發人深省。這種對詩的熱愛和執著,讓王德躍深受啟發和鼓舞。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琴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