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4-01-07 08:51:04
責任編輯:衛琳霞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
城鄉融合發展是一篇大文章,找準切入點至關重要。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于城鄉公共服務優質化、均衡化。當前,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城鄉人口結構深刻變化,公共資源與人口錯配的現象日益凸顯。落實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要順應人口流動變化趨勢,堅持優布局、補短板、提標準,以民生為導向,科學布局設施資源,推進公共服務資源均衡高效配置。
以民生為導向,科學布局設施資源,要提升城鄉醫療服務能力。基層醫療機構一直以來都處于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承擔著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大部分疾病的診療工作。但目前我市絕大多數基層醫療機構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能力缺失。要發揮市縣兩級醫院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城覆蓋、向鄉村下沉,提速推進四級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加快構建農村地區常見病30分鐘診療服務圈。
以民生為導向,科學布局設施資源,要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為了解決“城擠、鄉弱、村空”的矛盾,要推動幼兒園就近就便、小學向鄉鎮集中、初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中、高中向縣城集中,并在確有必要的地方保留村小學和教學點,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全面推廣“學區制”改革經驗,深化區域合作、強強聯合、結對幫帶、學段融通四類校聯體建設,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以民生為導向,科學布局設施資源,要強化城鄉社會保障。隨著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速,全市社會保障事業存在著覆蓋面不夠、層次較低、城鄉差距較大等問題。要建立民生政策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從解決就業、醫保、托育、養老等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再分配力度、強化互助共濟功能,推動社會保障朝著標準統一、制度并軌、公平普惠的目標穩步邁進。
以民生為導向,科學布局設施資源,要深入推進城鄉文化融合發展。文化融合可以成為整體撬動城鄉融合的杠桿和促進城鄉各類要素流動并產生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做到農耕文明與城市文明交相輝映。當前我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任重道遠。要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深入挖掘以三蘇文化東坡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耕讀傳家、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等鄉風民風煥發新氣象。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涉及方方面面,要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集中力量辦成幾件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確保各項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還要進一步統籌力量、整合資源,在抓落實上下功夫,不斷夯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能力基礎,促進城鄉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共同繁榮。
來源丨眉山日報評論員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