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12-27 15:58:37
責任編輯:楊熹
12月下旬,丹棱縣齊樂鎮龍鵠村,7000多畝晚熟柑橘除去少部分已經售賣的鮮果,其余的果樹在果實套袋的基礎上還被覆蓋上了一層薄膜,以防越冬過程中的霜凍損壞果實。放眼望去,整個村子如同戴上了一層潔白的面紗,神秘而富有美感。
“村上半數家庭在縣城買了房,7成以上的家庭有小汽車,村里水、電、氣、網、路一應俱全,農忙穿著膠鞋騎著三輪下地干活,農閑就換上皮鞋開著轎車進城。不過大家還是喜歡住在鄉壩頭,享受這份寧靜和愜意!”趁著春節前難得的柑橘售賣空檔期,村黨委書記羅朝運和網格員張作林盤點著今年村集體經濟的收成、謀劃來年村集體經濟的組成。談及如今村民的好日子,羅朝運如是說。
“兩趟公交車穿村而過,進城方便得很!”26日一大早,當地村民黃玉芬老人搭乘12路公交車準備進城采購一些年貨,離家幾百米的地方就是公交車站臺,半小時發車一趟。邀約上三兩老友,拉著家常坐上公交車就進城到站。如果想去蒲江,還可以在村里搭乘960路公交車,十幾分鐘就到達蒲江高鐵站。
龍鵠村是丹棱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面旗幟。2022年,在丹棱縣政協“有事來協商·共襄齊樂事”服務群眾工作品牌助力下,通過前期收集政協委員提案、相關部門實地調研提案可行性、召開協商會等方式,當年5月1日,丹棱縣城至龍鵠村的鄉村振興主題公交直達專線正式開通,一舉解決了當地群眾進城難題;同樣在當年5月1日,丹蒲快速通道暨丹蒲城際公交(960路)線通車,龍鵠村恰好處于丹棱與蒲江的中點,搭乘此路公交車,無論是到縣城還是到蒲江都僅需半小時。
如今,過境龍鵠村的“四號農村路”約15公里,加上全村30幾公里的通組路、連戶路,當地水泥路通達率達100%。今年8月底,交通運輸部“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評估驗收組一行到丹棱驗收檢查時,以及今年 11月30日在丹棱縣召開的2023年全省推動“四好農村路”和鄉村運輸“金通工程”高質量發展現場會,龍鵠村都是參觀點位。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不變的真理,有了完備的道路交通基礎,我們村的產業發展和物流事業也蒸蒸日上。”據羅朝運介紹,龍鵠村作為發起者,于2020年9月與隔壁的梅灣村、紅石村和龍灘社區聯合組建了眉山市枝葉情水果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以“科技興農、熱心助農、品牌強農”為宗旨,以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為目標,采取統一農資配送、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市場銷售、統一溯源機制的“五個統一”模式,力爭讓果農“種出好果子、賣出好價錢”。
短短2年多時間,該合作社發展會員500余戶,產值近億元。而合作社每年通過銷售農資等渠道獲得的近百萬元利潤,也通過每年一度的分紅儀式取之于農、用之于農。同時,按照“532”分配比例,合作社每年20%的利潤將用于村集體經濟分紅。2023年,僅此一項龍鵠村集體經濟有望分紅12萬元,這也是該村總計5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合作社的引領下,龍鵠村202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三萬元,穩居丹棱縣各村的第一方陣。
“路修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電商物流也蓬勃發展,村上今年以集體經濟果園為試驗田,通過電商銷售愛媛,小試牛刀就賣了50余萬元,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張作林是龍鵠村本土培養的電商直播帶貨主播,通過到各地學習“取經”,他已經基本掌握直播帶貨的技巧。從11月開播以來,村集體經濟直播賬號已經銷售愛媛18000余單,銷售額五十余萬元。
就在龍鵠村集體經濟直播間激情帶貨的同時,一墻之隔的龍鵠村“金通·電商郵快驛站”也忙得不亦樂乎。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條件,如今,郵政、圓通、韻達、中通等9家快遞公司進駐村上,每天進出郵件快件約300余件,解決了龍鵠村2800多位村民取件難、寄件難的問題,家門口取回快遞、寄出農副產品已經是當地村民的生活新常態。
“不光是基礎設施硬件配套跟縣城毫無差別,在醫療衛生、教育等軟件配套也實現了城鄉統籌同步發展。”12月26日下午,難得的冬日暖陽里,龍鵠村幾名老年村民找到村醫生倪玉松學習冬季預防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室里,得了支原體的村民鐘金海一邊打著點滴一邊聽著屋外的小型知識講座。他告訴記者,在幾年前,他這樣的感冒都需要到鎮上甚至是縣里治療,如今家門口就能解決90%以上的小病小痛。治療結束,100元的治療費用通過醫保報銷后,金鐘海僅需支付40元錢。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丹棱縣實施“高中搬遷、初中進城、小學調優”的教育資源城鄉統籌發展布局,在中小學階段,丹棱縣通過集團化辦學模式,確保城鄉教育資源質量均衡化。如今,離縣城較近的龍鵠村里的300余名學齡孩子已經陸續到縣城上學,當地村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因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而輸在起跑線上。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俊涵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