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10-16 16:48:17
責任編輯:林琳
走進彭山區圖書館,參加《中國民間童話系列》原創作者見面會、“蘇東坡傳說”非遺講堂等“品書香·迎國慶”主題系列活動;走進青神縣中巖寺,重走蘇東坡求學之路,感知千年古韻;走進成都博物館,參觀“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沉浸式體驗和感受漢字的歷史和魅力……今年國慶節,眉山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節日。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在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工作的大力推進下,我市積極引入專業社會服務機構,以少年兒童需求為出發點,依托三蘇文化、東坡文化,逐步探索出“1+1+N”少年兒童關愛模式。
目前,參與市兒童福利院少年兒童關愛服務的社會機構是眉山喆雅家庭兒童成長發展中心。今年9月,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眉山喆雅家庭兒童成長發展中心從心理干預服務、“自我探索”職業體驗、社會融入實踐、關愛保障服務四個方面,為眉山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帶去精準關愛,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呵護。
“前期,我們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并結合孩子們的共性和個性需求,推出了系列藝術療育課程,通過繪畫、音樂和講故事等方式培育孩子們‘自信、樂觀、希望、韌性’的心理狀態,增強他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歸屬感。”眉山喆雅家庭兒童成長發展中心負責人周雋表示,在藝術療育的同時,他們通過文化傳播開展了“強國有我 賦能成長”主題活動,志愿者帶領孩子們走進永豐村、三蘇祠實地探訪,結合農業發展、歷史知識介紹等內容進行文化普及,使少年兒童觸摸眉山的發展脈絡,激發他們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文化自信。
圍繞文化傳播,該中心還組織開展10期“東坡家風講堂”,深入挖掘蘇門歷史精髓,通過小故事、漫畫、小劇場等多種形式,講授蘇門家風家訓,促進少年兒童品格成長;開展12期青神竹編非遺技藝職業體驗培訓和兩區四縣“非遺”知識普及,蘇裔蘇體書法、劉氏匾聯木刻、東坡剪紙、東坡泡菜等……少年兒童在參與中感受本土傳統文化技藝的魅力,。
“國慶節期間,我們主要圍繞“社會融入實踐”“職業體驗服務”,集中開展了系列活動。”周雋說,假日期間,孩子們走進酒店、工廠,近距離感受了行業標準和工作流程,也更加堅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有動力發奮讀書,成就夢想。“看著孩子們堅定的眼神和職業好奇心,我們做的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也希望這些經歷賦能孩子們更好地成長。”
因為熱愛,所以專業,這就是周雋的做事態度。她和她的團隊在傳播三蘇文化、東坡文化的同時,一直關注困境、特殊兒童,常態化開展暖冬行動。懷揣一顆善良、助人的愛心,參與少年兒童精準關愛服務,是偶然,也是必然。
接下來,周雋將攜手團隊持續推進市兒童福利院“院內兒童綜合能力提升暨全市特需兒童關愛項目”,提供兒童心理健康、社會融入實踐和職業體驗服務,帶領孩子們走進農業、信息技術產業、高校,同時開展感恩教育、紅色教育,體驗農耕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孩子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梅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