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8-28 19:00:08
責任編輯:楊熹
8月28日,“我的朋友蘇東坡”——“蘇詞百印展”暨三蘇文化主題第四場分享活動在市文學藝術中心如一齋(蘇轍公園內)舉行。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專委會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蔣藍帶來《蘇東坡的極致美學》專題講座。
講座中,蔣藍結合他的新書《蘇東坡辭典》,暢聊蘇軾的傳奇人生和極致美學。談到對于蘇東坡的理解以及東坡文化的當代價值,蔣藍認為,蘇東坡是中國歷代文人中,最具“人民性”的一位。在《蘇東坡辭典》全書當中,蔣藍也多次引入西方作家、詩人、哲學家對蘇東坡哲學、美學、藝術立場的闡釋,展現出一個“世界的蘇軾”,形成一場穿越時空的共鳴和對話,為解讀蘇東坡打開了全新的視角。
蘇東坡的人文世界浩瀚豐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蔣藍講到了蘇東坡的“反向美學”,通過敘說蘇軾少年時期拾得“奇石”,被父親稱贊為“一方天硯”的故事,追溯了蘇軾與奇石的早期淵源。他表示,《蘇東坡辭典》中關于“木假山”“天石硯”和“紆竹”的故事,實際上都體現著蘇東坡的“反向美學”。對于自己首創的新概念“反向美學”的詮釋,蔣藍不僅停留在將其視作蘇東坡異于常人的審美理念,還將這種審美上升到哲學的高度,結合莊子“無用之用”的道家精神,深度刻畫了蘇東坡“野性”的思想體系。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是把中國竹文化推向嶄新歷史高度的一個代表人物,但他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并非僅僅愛竹、詠竹、畫竹,而是將竹用之于民。”在蔣藍看來,在“竹”這個意象上,可以將東坡超凡脫俗的文人才氣與東坡的民本情懷聯系起來。
與分享會同時舉行的還有“我的朋友蘇東坡”——“蘇詞百印展”。展覽以篆刻形式,以“一本書,一座城;一百印,一世界”為主線,通過詩情畫意的百枚蘇詞篆刻作品分享三蘇文化的原體和延續,表達對蘇東坡的深深敬意。展覽在蘇轍公園文定樓自7月28日開展持續至8月28日,展出一個月時間。
據悉,此次活動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三蘇文化東坡文化,繁榮眉山文化事業的生動實踐,全力推動三蘇優良家風家教走進千家萬戶、浸潤群眾心田,持續促進三蘇文化東坡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端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