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彭水縣與洪雅縣便有著緣分與友誼,黃庭堅和蘇東坡分別寫詩贊美過彭水和洪雅的美景。“今宵無睡酒醒時,摩圍影在秋江上”黃庭堅把感嘆寫在彭水山水間;“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蘇東坡把對家鄉的思念寄予詩句中。
自古川渝一家親,而今共赴新征程。
“山水洪雅·中國養都”與“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同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不論是洪雅“最美桌山”瓦屋山、水墨丹青柳江古鎮、活力浪漫玉屏山與彭水全國最大的苗族建筑群蚩尤九黎城、千里烏江百里畫廊、“懸在云端上的氧吧”摩圍山的共美,還是經濟發展、產業提升、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同“圈”共進,都在同護綠水青山、共筑金山銀山,同力書寫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近期,彭水縣與洪雅縣借助“川渝好風光——巴蜀文旅新發現”川渝兩地雙城經濟圈全媒體行動、第二季眉山市城市CP聯動宣傳啟動契機,兩城組成CP,攜手入“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彭水縣與洪雅縣服務國家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機遇。
彭水縣把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作為走好新時代趕考路,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國際知名旅游城市的時代考場。
彭水:搶抓“一區兩群”
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5月26日至28日,2023·第十二屆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暨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成功舉辦。今年的“一節一賽”,彭水舉辦兩大類共16項活動。有萬人同唱嬌阿依的踩花山節,有蚩尤文化藝術周、重慶市第三屆街舞大賽渝東南片區賽、水上運動大賽等豐富的節賽活動。
文旅搭臺、經濟唱戲。彭水持續舉辦12屆“一節一賽”,已成為彭水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文旅活動,通過深入推動文旅、農旅、商旅、體旅、城旅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民族特色國際知名旅游城市,不斷擦亮“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品牌。
近年來,彭水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域內“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戰略機遇,加快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特色宜居城、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產業發展區、生態文明示范縣,高水平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
今日之彭水,新的動能集聚、后發優勢明顯、發展潛力無限,圍繞縣委“三四六”發展思路、鄉村振興“六線六片”示范帶建設等重點導向,推動一批早晚要干的項目加快前期準備,共儲備前期項目100個,估算總投資859.2億元,項目儲備積蓄蘊藏“新動能”,是后續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強大引擎。招商引資結碩果,筑巢引來金鳳凰。今年以來,彭水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合同50個,涉及工業、生態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清潔能源、生態旅游、新型城鎮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計劃總投資382.78億元。
下一步,彭水將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國際化的文旅交流平臺和文旅品牌節會,加快將彭水建成為民族地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區、重要的生態康養和休閑運動基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
洪雅:融成入圈
建設“兩山”轉化示范縣、綠色發展先行區
4月27日,歷經4年建設的S308瓦屋山快速通道全線通車。項目建成通車后,成都到瓦屋山可由成都經遂洪高速到洪雅,取道瓦屋山快速通道,行車時間由原來的3個小時縮短到2個小時,洪雅城區至瓦屋山場鎮行車時間將由原來的100分鐘縮短為45分鐘。
這條生態景觀大道為促進洪雅縣“全域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源泉,也成為了洪雅“融成入圈”的“快車道”之一。
近年來,洪雅突出“融成入圈、一縣一區”戰略引領,堅定走好“1+2”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積極探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眉同城化的有效路徑。洪雅以全國眼光積極構建生態、循環、低碳、高效的綠色經濟發展方式;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前進方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生態資源”向“綠色經濟”轉化,推動“綠色優勢”向“產業勝勢”轉化;鮮明“四化同步、城鄉融合、四域賦能”發展路徑,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加快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目前,洪雅正在奮力打造“美麗、產業、宜居、活力、幸福、平安”六個洪雅升級版,在建設“兩山”轉化示范縣、綠色發展先行區的征程上,用智慧和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洪雅新篇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彭水縣與洪雅縣堅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能。
彭水:彰顯“民族、生態、文化”三張名片
先秦時期,苗族先民就曾在這里采鹽制丹。唐開元年間,在此設立黔中道,形成了古老的鹽丹文化與輝煌的黔中文化,與以苗族文化為主的多元文化交相輝映,鑄就了彭水文化的璀璨輝煌。
如今,萬人同唱嬌阿依 千人共舞踩花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傳承延續。十三公里的阿依河曲徑深幽、浪遏飛舟,烏江畫廊奇峰聳立、清澈無邊,鞍子苗寨石磨遍地、鬼斧神工。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如一幅巨型的美麗山水畫。
彭水旅游產業優勢突出,碧綠的烏江與渾然的郁江在這里交匯擁抱“舊說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聞天下泉 半落黔中鳴。”唐代孟郊的詩,定格了彭水這一方山水之秀美。
近年來,彭水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加大烏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讓水更綠、山更青。圍繞建設生態旅游目的地目標,依托“民族、生態、文化”三張名片,把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有機結合,為促進彭水經濟發展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
同時,彭水緊扣建設民族地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重要的生態康養和休閑運動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城市這“三大定位”,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園區、城區、景區三大形態,山水、田園、鄉村三大資源,用好山地風光,彰顯民族風情,保護特色風物,建設烏江畫廊旅游示范帶、郁江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帶,打造特色化、綠色化發展新標桿。
洪雅:生態優先 高品質建設文旅強縣
“山水洪雅·中國養都——洪雅,一個養你的地方。”這是洪雅全新發布的城市IP。“養都”“養你”,洪雅的“底氣”源于多年來洪雅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所積聚的“養氣十足”。
洪雅是個被生態眷顧的地方,擁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貌,森林覆蓋率超過71%,空氣質量優良,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國家Ⅰ級標準。洪雅是國家級生態縣、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中國生態文明獎的獲得者,諸多殊榮也印證了洪雅生態環境優良。
生態賦予了洪雅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洪雅作為天府旅游名縣,洪雅坐擁世界第二大、亞洲最大桌山——瓦屋山。瓦屋山的原始、古樸、神奇吸引著歷代的文人墨客題詩引詞,蘇東坡的“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陸游的“山橫瓦屋披云出,水至牂牁裂地來”都是瓦屋山的千古妙贊。
瓦屋山四季景色特色分明,“春看杜鵑,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睹冰雪”。 其中,瓦屋山的冰雪是南國冰雪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離成都最近、冰雪期最長的高品質冰雪資源富集區,景區每年舉辦的冬季冰雪嘉年華活動,已成為“安逸走四川,冬游瓦屋山”的重要目的地,以及元旦、春節假期全國各大旅游平臺的“霸榜”景區之一。
此外,瓦屋山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的核心區,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顯示,瓦屋山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由原來4只增加到13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為洪雅傳遞給國內外的一張亮麗名片。
放眼洪雅旅游版圖,有年平均溫度16.6℃、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極高、PM2.5幾近于零的康養勝地——玉屏山森林康養基地。有山水掩映的千年古鎮——柳江古鎮。有暢玩水世界的一湖碧水——雅女湖,有青羌文化的歷史古村落——復興村。
今年“五一”假期,洪雅縣各景區共接待游客29.98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57.13%,實旅游收入18491.93萬元。洪雅一系列“冬美夏涼”“動靜結合”“文化歷史”的“旅游+”項目盡顯洪雅康養旅游活力。洪雅縣加快建設文旅強縣,打造國際康養旅游度假目的地,讓綠水青山的饋贈惠澤這座城、“滋養”四方人。
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彭水縣與洪雅縣培育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優勢的關鍵所在。
彭水:點綠成金
打造西部生態綠色產品重要供給地
5月18日,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重慶市彭水縣以“彭水—西部生態綠色產品重要供給地”為主題,以“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為設計主元素為特色,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5館A05展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館)搭建特裝展位,集中展示彭水城市形象、資源稟賦、重點產業、發展優勢和投資環境。
同時,彭水展館通過多媒體應用和數字技術,展示了彭水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成果,塑造出彭水開放、包容、生態、養心的城市形象。
本屆西洽會期間,彭水共組織阿依達太極泉水、俊苗山民族醫藥、郁江養心白茶、榮玉苗家刺繡等15家生態綠色產品生產企業展示近百種特色產品,展現彭水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東西扶貧協作、鄉村振興、農業發展方面的招商成果。這是彭水緊跟時代潮流,致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的重要體現。
因地制宜發展以紅薯、烤煙、畜禽養殖及中藥材等為重點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化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工商、產加銷一體化以及農旅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8億元,增長6.7%。提升健康食品、特色輕工、清潔能源等產業集群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啟動苗醫苗藥大健康全產業鏈項目,提速壯大包裝飲用水、果蔬飲料、自熱食品、紅薯制品等健康食品產業,彭水俊苗山醫藥研究院、彭水苗藥研究院落地建設,不老泉水、火吉果等生態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日,彭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公布: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增速居重慶第二;稅收收入達到2.67億元,增速達到22.9%、居渝東南首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725元,增速達到6.5%、居重慶第七位。
一組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既是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堅守,又是“點綠成金”的敢闖敢干和唯實爭先。“當前,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縣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和最大競爭力。”彭水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彭水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部署,堅持黨建統領“三項重點任務”,加快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高水平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奮力交出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報表。
洪雅:攻堅綠色工業
賦能縣域經濟新崛起
綠色是洪雅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洪雅縣緊緊把握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發展方向,立足“茶、竹、椒、乳、肉”和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產業,開展綠色工業攻堅行動,大力發展符合洪雅實際、契合發展規劃、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綠色工業,全力推進綠色工業大發展、大跨越,賦能縣域經濟實現新崛起。
洪雅是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茶業百強縣,有“中國最佳生態茶園”的美譽,洪雅縣12個鎮均產茶,全縣茶葉占地面積30萬畝,綜合產值達50億元。今年,洪雅茶產業步步向前——
今年春分,洪雅縣把全縣30萬畝茶園中最精華的1萬畝高山有機老川茶基地,作為洪雅縣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的原料基地,彰顯了“瓦屋春雪”的珍稀與非凡品質。
4月,當地國企洪雅瓦屋春雪茶業有限公司投建的全省最先進的茶葉智能化精加工生產線正式投產,為全縣的茶企自主品牌提供精加工和冷鏈倉儲服務,助力全縣茶葉加工企業的品牌化發展。
5月11日,主題為“品質川茶·世界共享”的第12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開幕式上,洪雅縣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品牌官宣上市,成為本次洪雅參展的最大亮點。洪雅邁向綠色茶業品牌之路,讓洪雅“一杯茶”香飄四溢。
洪雅有竹,命名為“鋼”,在2019年的北京世園會上,洪雅“竹鋼”蜚聲海外。洪雅縣有竹林面積44萬畝,年產竹材30萬噸、竹筍2萬噸。依托豐富的林竹資源優勢,洪雅縣實施“一根竹”工程,重點培育竹元科技公司,做強竹產業高科技產品。
竹鋼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材料,已廣泛運用于景觀建筑、高端酒店、民宿的室內外裝飾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同時,竹鋼的原材料慈竹,可就地轉化全縣90%的林地資源,帶動竹農增收,成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此外,竹產業是綠色低碳產業,而洪雅竹鋼更是能達到“負碳”標準。竹鋼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僅不會消耗碳指標,反而能儲存一部分碳指標,以科技服務全國“雙碳”戰略。
眼下,正值洪雅藤椒采摘期,藤椒成熟,十里飄香。洪雅作為全省花椒生產重點縣之一,全縣藤椒種植面積3.5萬畝,其中投產面積3.0萬畝,鮮藤椒總產量1.05萬噸,收入1.5億元,年綜合產值達8.69億元。
近年來,洪雅縣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提升工程,“一樹椒”工程已成為產業興旺的抓手、鄉村振興的關鍵。幺麻子藤椒產業園的發展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藤椒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好牛產好奶,好牛產好肉。”畜禽良種是畜牧業的“芯片”,是實現畜牧業現代化的基礎。洪雅縣作為全國生態奶業標準化示范區、全國牛奶生產強縣,依托國家級肉牛核心育種場——四川省陽平種牛場,先后為全國20余個省、市提供優質種牛3000余頭,同時,為全國著名奶企提供優質奶源。
綠色工業是洪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洪雅堅決打贏“綠色工業攻堅”這場硬仗,推動洪雅綠色工業經濟取得新進展,跨上新臺階,實現新飛躍,再造一個“洪雅工業”,賦能縣域經濟實現新崛起,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前進方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加快建設“兩山”轉化示范縣、綠色發展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