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3-08 16:20:35
責任編輯:蹇瑋杰
“患者仰臥于平地上,急救者可采用跪式體位,將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處,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3月5日晚上7點,記者見到嚴華時,她正穿著藍色的救援隊隊服,一邊給隊員示范心肺復蘇的正確姿勢,一邊講解施救時需要注意的要點。
嚴華正在進行救援演練。
嚴華是眉山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醫療組組長,加入救援隊3年多來,寒冷冬夜里,有她搜尋溺水人員的身影;炎炎烈日下,有她尋找走失老年人、兒童的身影;防汛抗洪時,有她救援災民的身影;疫情防控時,有她堅守一線的身影……“我既然選擇了加入藍天救援隊成為一名志愿者,就會始終竭盡全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她堅定地說:“救人于危難,我感到很有價值和意義。”
在當晚的培訓中,嚴華確保每一位隊員將講解的救援知識牢記,并且能熟練運用。“2023眉山東坡半程馬拉松暨全國半程馬拉松錦標賽(東坡站)·跑遍四川(東坡站)將于3月18日舉行,我們藍天救援隊作為賽道急救保障人員,一定得熟練掌握相關急救措施。今晚我為隊員培訓的是突發意外傷害的救護處理、心肺復蘇、AED的使用以及賽道中可能出現的相關急癥的應對措施。” 嚴華介紹,馬拉松賽道上,參賽者出現突發狀況時,他們要第一時間出現在跑者身邊,利用所學的急救技能,抓住‘黃金4分鐘’,為參賽者贏得最佳治療時間。
嚴華正在做急救培訓。
培訓結束后,嚴華還不忘一一囑咐隊友,回家要多練習,要點記不清一定要再問她。“回到家應該接近11點了,我要快一點收拾好睡覺,明早還要‘巡察社區’。” 嚴華一邊收拾東西,一邊介紹明天要做的工作內容。
第二天一早,嚴華的身影就出現在彭山區鳳鳴街道城南社區,開始了她作為社區網格員的工作,對社區內的商鋪、小區進行安全隱患檢查。“社區網格員才是我的本職工作,志愿者服務是趁工作之余參加的,兩種身份能讓我更好得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嚴華說,“這樣的生活雖然忙碌,但讓我感到很充實,也很滿足。”
不管是在社區工作中,還是在志愿者工作期間,嚴華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嚴格要求自己、無私幫助他人,真誠奉獻社會,用實際行動溫暖群眾。作為社區網格員,她默默堅守、溫暖細致服務著轄區內的每一位居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關鍵時候敢于出手相助,為群眾排憂解難,守護轄區居民平安健康;作為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她平時進行尋人、水上救援、山地救援、城市救援等救援任務,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用實際行動彰顯志愿者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
自2019年10月加入眉山藍天救援隊后,嚴華便在她的工作之余積極參加各種救援任務。有執業藥師證的她,是救援隊的醫療組組長,如何更好得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協助救援隊的隊員,更專業更科學地服務、救助民眾,是她時常思考的問題。
“每年都會出現多起溺水而亡的事故,義務打撈水下遺體,是眉山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志愿者的重要的公益活動。”嚴華告訴記者,在參與一次次令人心痛的救援活動中,她發現不論是救援隊的隊員,還是溺水者的家屬,更需要心理救援。“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是非常必要的。”
嚴華學習心理急救員知識。
意識到自己在心理疏導上缺乏專業知識,嚴華便努力提升,利用節假日自費參加一些專業技能的培訓和體能訓練,先后通過了五級救援、心理急救員的考核,進一步幫助隊友緩解和減輕志愿者心理及工作壓力。
“只有自己掌握醫療救護知識遠遠不夠,還得更多的普通群眾掌握這些知識才是根本。”嚴華說,只有讓知識得到普及,才會讓更多的人受益。于是,在工作、救援間隙,嚴華會隨隊前往社區、學校、機關、企業等各類群體組織,為各類人群普及醫療救護知識和技能,讓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日常緊急救護技能。
在志愿服務中,嚴華一直秉持“少說多做、默默奉獻”的宗旨,以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為行動指南,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與實現個人價值有機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詮釋志愿服務精神的內涵,釋放出暖心的正能量。不管是在平時的工作崗位,還是在藍天救援隊作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嚴華深知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通過這幾年的志愿服務活動,讓我不斷地成長,使我更加懂得了做公益不分貧富,學雷鋒貴在長久。”嚴華表示,她將繼續努力不負藍天救援隊使命,用“大愛的臂膀”傳遞公益愛心的火炬,守護百姓們“最美的藍天”。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思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