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2-21 08:31:11
責任編輯:蹇瑋杰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
春節假期,洪雅縣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7.32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59.34%,較2021年同期增長108.42%。春節期間,洪雅縣整體消費額實現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市場消費信心得到極大提振。
截至2月5日,該縣所有在建項目復工建設。截至2月6日,該縣55家規上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市場向好發展,生產干勁十足,新建項目快馬加鞭……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洪雅縣處處是搶抓機遇促發展、加緊生產提質效的忙碌身影,在加快建設“兩山”轉化示范縣、綠色發展先行區的征程上,打造“美麗、產業、宜居、活力、幸福、平安”現代化洪雅升級版。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端牢飯碗安天下。
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是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的殷殷囑托。在市委作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部署后,洪雅縣圍繞市委賦予的建設“青衣江流域10萬畝糧食產業帶”重要任務,全面落實、迅速行動、加力推進,“天府糧倉”洪雅示范區起勢見效。
近日,記者在青衣江流域糧食現代農業園區“柳江-東岳”產業示范片建設現場看到,工人在機械配合下忙著施工。該縣成立工作專班,緊盯時間節點,搶工期、拉進度、抓安全、保質量,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該項目技術負責人楊穎威表示:“3月中旬能全部建設完成。”
該項目只是洪雅縣打造“天府糧倉”洪雅示范區,構建“一園一核三片”中的一片。該項目全面建成后,將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成新模式新機制,形成以稻油、稻藥、稻菜、稻麥輪作為特色的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帶10萬畝,輻射帶動全縣糧油種植、休閑旅游等產業發展。
2023年,洪雅縣將以鄉村振興為統攬,抓實“三農”各項工作。啟動止戈安寧萬畝核心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中保-槽漁灘”“余坪-將軍”2個萬畝產業示范片。大力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抓住種子安全,提高糧食產量。有計劃地將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完善田長制責任體系,積極推進“退經還糧”、撂荒地整治。
發展特色農業。構建“2+5”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認證綠色、有機茶基地3200畝,建成出口茶質量安全示范基地5萬畝。改良竹林6000畝。建設標準化藤椒基地2000畝。投用萬頭種豬養殖項目,年出欄生豬20萬頭以上。四川現代牛種業園區爭創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市、縣級現代農業園區各1個。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個、縣級2個。
開年以來,洪雅縣各工業企業迅速復工復產,趕工期、抓進度、搶訂單,力爭實現“開門紅”。
近日,在洪雅經開區竹元科技有限公司,新投運的竹鋼深加工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一臺臺智能化機器加速運轉,一塊塊竹鋼板材在工人的操作下成為一個個精細的竹鋼構件。當前,該公司全員上崗,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
“今年一季度肯定能實現‘開門紅’,因為截至目前,產值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80%。”該公司董事長陳述偉說,“竹元科技堅定信心,全新出發,今年力爭實現產值1個億。”
2023年,洪雅縣按照經濟大發展、工業主引擎,經濟優發展、產業強支撐的發展思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壯大綠色工業。
建好園區。完成電力體制改革試驗區110KV電力廊道及配套設施、第二批8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和人才公寓建設。盤活弘匯機械、維國光學、華麗彩印等閑置低效用地4處。新改建園區道路4公里。爭創省級綠色園區。
推好項目。全面實行“鏈長制”。開工永益機械、豐元機械技改等項目10個。加快建設青工科技、道達智能車輛制造等項目6個。竣工環保密封墊片、卓劼科技等項目10個。
育好企業。培育規上工業企業9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市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2家。做優做強“1+3”產業,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領域研發投入增長20%,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
發展不停步、開放無止境。2023年,洪雅縣將不斷擴大開放,以項目為王,高質量提升發展動能。
全力以赴推進。統籌“七大片區”,高質量推進國家儲備林等18個省市重點項目。堅持項目拉練機制,切實解決問題。
千方百計招引。大力引進一批行業龍頭、“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瞄準康養旅游、傳統文化重點方向,引進大型服務業項目。力爭全年新簽約項目15個以上、5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3個以上,有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
內暢外聯互通。全力打造“113”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全面融入成都1小時通勤圈。加快推進雅眉樂自渝鐵路前期工作,力爭開工樂滎高速洪雅段。完工S429東岳至柳江段。啟動S104瓦屋山雅安界至龍圣段、S429洪川至中山段前期工作。
春節假期,洪雅縣文化和旅游市場產品供給豐富,瓦屋山景區連續5日預定人數達到上限,吸引了八方游客前來賞雪、戲雪。柳江古鎮景區呈現“晝夜”兩旺的熱鬧景象,乘游船、逛古鎮、民俗體驗等系列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體驗。全縣康養文旅市場強勢回暖復蘇。
2023年,洪雅縣將傳承弘揚三蘇文化東坡文化,深挖田錫文化,持續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全力打造國際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
提質旅游景區。完成瓦屋山景區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資源評審,啟動雅女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柳江玉屏旅游度假區爭創省級旅游度假區。加快建設明月川禪意文化旅游度假區、樸那雅國際旅游度假區。完成槽漁灘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
豐富文旅業態。投用3986藝術中心,完成希爾頓酒店規劃設計。盡快呈現柳江洲際酒店、玉泉觀光索道等項目,開工農禪公園。持續推進七里坪運動中心、望峨臺項目。加快瓦屋山山頂觀光小火車建設。完成改造民宿40家。
深挖傳統文化。探尋田錫文化與三蘇文化內在聯系,推出一條文人賢士潤心游線路。保護傳承五月臺會、瓦屋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打造一批非遺展演特色精品節目。深挖大熊貓、青羌等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瓦屋山冰雪嘉年華、玉屏山音樂節等一批主題旅游會節,形成文旅消費新熱點。
生態是洪雅縣一二三產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該縣2023年發展規劃明確,必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共護一片藍天,共護一江清水。
持續打好“三大戰役”。強化大氣源頭防治,確保空氣優良率不低于91.5%。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扎實推進全域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主要河流水質保持Ⅱ類。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嚴格規范處置固體廢物,健全全域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行動。
推進生態保護利用。堅持不懈打好“十年禁漁”持久戰。開工建設花溪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持續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做好10萬畝森林經營碳匯試點規劃,提升森林固碳增匯能力,拓寬林草碳匯消納渠道。完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任務。
加強環境監管力度。持續抓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扎實做好“雙隨機”抽查與日常檢查。加強監測、執法、應急能力建設,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月6日,洪雅縣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召開,明確了打造“美麗、產業、宜居、活力、幸福、平安”現代化洪雅升級版。歸根結底就是謀民生之利,解群眾之憂,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洪雅縣將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動脫貧戶、監測戶住房、飲水和人居生活環境等進一步提升,確保收入增速高于一般群眾水平,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推動就業創業。幫扶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統籌做好脫貧勞動力、殘疾人、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37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同時,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推動民生事業再上新臺階。全力提升教育質量,深入實施“三名”培育工程。持續深化學區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啟動洪雅中學省一級示范高中創建。開工洪雅縣第二小學。新改建公共健身場地5000平方米。新增普惠性托育機構1個。加快建設余坪醫療次中心。強化社會保障。開展“全民參保計劃”,實施社保“擴面工程”、醫保“清零行動”。加強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改造困境兒童“快樂家”,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
2023年,洪雅縣將致力于不斷提升城市品質,扮靚鄉村顏值,讓城市更美好、鄉村更幸福。
做優中心城區。加速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產、城、景、人融合的生態山水城市。啟動九龍山森林公園建設。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6個。持續推進智慧停車建設,新增車位1000個、新能源充電樁32個。
擴展副中心功能。不斷完善柳江縣域副中心基礎設施,投用柳江商業綜合體、“兩山”轉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設柳江醫療次中心、繞場路,輻射帶動周邊片區一體發展。
建設美麗鄉村;深入推進“美麗洪雅·宜居鄉村”建設;完成槽漁灘場鎮改造;新開工美麗鄉村道路5條;升級改造農貿市場5個;新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3500戶;力爭開工抽水蓄能電站;農網改造250公里以上;安裝農村太陽能路燈2000盞以上;新建城鄉5G基站120個;開展庭院綠化美化亮化,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歷史使命重任在肩。2023年,洪雅縣將堅定走好“1+2”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在建設“兩山”轉化示范縣、綠色發展先行區的征程上,用智慧和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洪雅新篇章!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威楠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