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2-16 11:19:43
責任編輯:黃馨月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認定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的通知》,其中,青神縣成功入選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
長期以來,青神縣堅持“強保護、重節約”的原則,將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與耕地保護工作、制造強縣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力度,提升用地強度和效率,走出了一條符合青神實際的自然資源節約集約之路。
人勤春來早。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特色示范區大潮中,青衣沃野,又將開始新一年的忙碌。這段時間,田間的“網格員”正忙著耕地巡查工作,開展“田長制”工作,嚴守耕地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
為做好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保障,2018年以來,青神縣共爭取上級批準建設用地約17494畝,重點保障了岷江虎渡溪航電樞紐工程、復興水庫、成樂高速(眉山段)、成都藝術職業學院、斑布健康竹產業園、綠色智能制造產業園、西南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用地,有力保障了縣域經濟發展用地需求。
青神縣作為眉山市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推進試點城市,編制了專項規劃,有序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在青神經開區內,通過此項措施,鑫和機械采用出租的方式進行盤活利用,恒樂電器則利用原空閑土地擴建了約1萬平方米的新廠房。截至2022年底,全縣已累計完成11個低效地塊共計13.14公頃的再開發工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為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深挖土地潛力,青神縣通過盤活存量用地,推進批而未供土地有效利用,把握供地節奏和規模,制定切實可行的用地方案。2018年至2022年,青神縣批準建設用地供地率達86.6%。通過嚴格落實土地供后監管制度,對土地利用違法違規違約行為開展動態巡查,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從源頭上有效防控土地閑置等行為,全縣土地利用動態巡查率達98%,居全省前列。通過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園區評價工作,2022年度,四川青神經開區獲全省優秀開發區通報表揚。同年,四川青神經開區成功實現擴區,壯大了特色產業集群,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在西南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看到,一棟棟嶄新的多層廠房布局緊湊,通過廠房“豎”起來向上要空間,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我們創新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鼓勵支持企業建設多層廠房,目前我縣已建成多層廠房22萬平方米。”青神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節約集約用地上,青神縣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土地利用模式。
作為省彈性年期出讓試點縣,青神縣制定了彈性年期出讓試點方案,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用地成本,提高了小微企業的競爭力,更有利于對土地的高效節約利用。據了解,近兩年青神縣工業用地采用彈性年期出讓方式供應工業用地面積達295.5畝。
此外,通過開展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工作,開展環境影響評估、水資源論證報告、安全評估、礦產資源壓覆評估、地質災害評估五項區域評估,制定了項目行業準入、畝均稅收、能耗總量等控制性指標。目前青神縣已經按“標準地”出讓要求組織土地供應479.29畝,2023年,將全面推行“標準地”供應。
“我們堅持以‘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創建為抓手,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一是嚴防死守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全力推進‘田長制’工作進行,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11.43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10.31萬畝;二是做好省、市項目的用地保障,積極爭取建設用地規劃指標和計劃指標;三是完善項目準入標準和審查機制,嚴格土地供后巡查;四是用好政策紅利,繼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青神縣相關負責人談道。
來源丨鄧世平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古良駒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