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2-07 08:09:36
責任編輯:黃馨月
舞蹈詩劇《東坡》在東坡故里眉山舉行發布會。
2月5日,元宵佳節,舞蹈詩劇《東坡》在東坡故里眉山舉行發布會,宣布該劇將于2月24日至27日亮相國家大劇院。
作為中國文人風骨的重要代表,蘇東坡的樂觀與曠達、積極與生動、深情與熱愛也構建著當今中國人的品性,蘇東坡也成為中國人最喜愛的文人之一。舞蹈詩劇《東坡》首演在即,這位千古大文豪是如何從眉山走向世界的?
宋仁宗景佑三年,蘇東坡生于眉州(今四川眉山)。他先后在這里度過了26年,包括自己的整個童年和青年時期?!翱梢哉f,在眉山的成長經歷,對他的人格培養、三觀形成和日后的處事方式,具有決定性影響。”作家、眉山市作協主席劉小川說。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其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碧K東坡成長時期,眉山是什么樣?這位中國文化巨匠為何從這里出發?他的早年成長經歷又能給人們什么樣的啟示?
眉山三蘇祠。
天時
孫氏書樓,開啟眉山雕版印刷繁盛期
三蘇祠,這里是史料可考證的蘇東坡在眉山時的故居。900多年前,蘇東坡家門口這條紗縠行,還是一條專做紗線、布帛買賣的街巷。蘇母程夫人在街上租了一個店鋪經營,貼補家用。20歲那年,蘇東坡首次離開眉山,赴京趕考,高中進士。
“有人說蘇東坡開啟了眉山的進士之風,其實說法比較片面。”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眉山市文聯副主席王晉川說,應該說眉山孕育了蘇東坡,蘇東坡成就了眉山,兩者相輔相成。
要研究蘇東坡,還要回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去。
公元1037年,蘇東坡出生在眉州。此時的大宋,是中國的經濟高峰,也是文化高峰。
因為有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私人藏書樓——孫氏書樓,眉州顯得與眾不同。
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劉清泉介紹,孫氏書樓興建于唐代開元年間,屢毀屢建。但其后人卻能屢屢修復,重建其輝煌,足以看出當地人對讀書的重視。
“眉山由于‘孫氏書樓’范本書豐富,讀書者多了,寫書的人也多,有了生意,刻版商就不斷往眉山跑?!眲⑶迦榻B說,眉山刻板印刷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有一位商人為了顯示他的刻印質量,就在刻板的書的讀書目錄的末尾刻上兩行大字:“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版”?!皳甲C,這是中國最早在書中印有保護版權的牌記?!?/p>
宋版書中,三種紙張材料全國聞名:麻紙、竹紙、皮紙。而麻紙正是盛產于四川。
“有孫氏書樓,離原材料近,再加上眉山有岷江航運,這里很快就成為全國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王晉川說,在古代,書籍是知識的重要來源渠道,一時間,眉山城讀書風氣大盛。
南宋詩人陸游曾到眉山,感慨這里千家萬戶夜讀的盛景,寫下了“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
從“天下正人”田錫開始,兩宋年間,眉山出了886名進士,史稱“八百進士”。宋仁宗因此感嘆:“天下好學之士皆出眉州”。
而根據劉清泉、王晉川等蘇學專家最新的研究統計,兩宋年間,有名有姓的眉州籍進士,還不只886名,應該有909人?!霸谔K東坡之前,蘇家就有蘇渙考取了進士。這種讀書的風氣,報效國家的夢想,士大夫的風骨,從小就刻在蘇東坡的骨子里?!?/p> 蘇東坡早年求學的蟆頤觀。
地利
富庶之地,穿城三里三、處處有學堂
蘇東坡在蘇宅誕生的300多年前,他的先祖蘇味道被貶來到眉山任眉州刺史,逝世后家人扶柩北歸,留下一脈在眉山。
蘇東坡就是蘇味道第11世孫。“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第10代,蘇家才重新有人考取了進士,這個人就是蘇洵的哥哥蘇渙。”王晉川介紹說,蘇家一直沒有人考取功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天府之國富庶安定,生活太舒服了,蘇家人不愿離開。
在王晉川看來,岷江滋養了眉山。地處成都平原,岷江過處,千里沃野,物產豐富。在唐代之時,成都就是名列前茅的經濟發達地區之一,有“揚一益二”之美稱。眉山毗鄰成都,受成都地區的帶動,經濟穩定且繁榮。
更重要的是,唐宋戰亂不斷,而四川身居盆地之內,遠離戰爭,老百姓日子豐足,大量的文人墨客涌入四川避難。《宋史》中就說:“天下將有變,而蜀為最安處。”
兩宋300多年間,只有在四川發生王小波、李順起義的3年中,稍稍波及過眉山,其余時間皆穩定安寧?!霸谶@樣的大環境之下,眉山人有條件搞生產,文人也能安心讀書。史料記載,眉山穿城三里三,在當時發展算是很不錯的了?!?/p>
數百年后,一個與張獻忠有關的記載,或許能印證當年眉山的富庶。“張獻忠的部下狄三品率部包圍了眉州城,但久攻3個月無果。因為城內水土豐富,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賓退錄》記載,眉州有學校13所:“嘉、眉多士之鄉,凡一成之聚,必相與合力建夫子廟,春秋釋奠,士子私講《禮》焉,名之曰鄉校。亦有養士者,謂之小學。眉州四縣,凡十有三所。嘉定府五縣,凡十有八所。他郡惟遂寧四所,普州二所,余未之聞?!碑敃r,官辦的有州學、縣學,民辦的有私學、書院等。據《四川書院史》統計,宋代四川各地建有書院29所,其中眉州有5所。
蘇軾在《道士張易簡》和《眾妙堂記》中,都曾提到小時候在天慶觀(今蟆頤觀)主持道長張易簡的教導下學習的故事。他說:“吾八歲入小學,以道士張易簡為師。童子幾百人,師獨稱吾與陳太初者?!薄懊忌降朗繌堃缀?,教小學,常百人,予幼時亦與焉?!?/p>
三蘇祠來鳳軒,蘇東坡曾經的書房,房內掛著一副對聯: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這是蘇東坡《答任師中家漢公》中的詩句。
“當時的書還是比較貴的,這也可以印證蘇家還是比較富有?!蓖鯐x川說,“蘇家有很多田產,屬于地主階級。程夫人家族在當時更是眉山的名門,司馬光甚至在程夫人的墓志銘中說‘程氏富而蘇氏極貧’?!?/p>
“正是因為求學方便,家里又比較富有,蘇東坡從小生活在比較好的環境中,有良好的營養,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來蘇洵才能帶著蘇軾和蘇轍上京考試,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劉小川說。
在三蘇祠舉辦的“吾家東坡──蘇軾題材文物特展·《蘇軾書法全集》(四十五冊本)圖錄特展”中,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展。
人和
爺孫默契,這3人對蘇東坡影響至深
和蘇東坡一樣,王晉川祖籍并不是眉山,而是山西。
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現在最常做的事,是給各地中小學的孩子們,講蘇東坡的故事。尤其是講起蘇東坡的爺爺蘇序時,他興致高漲?!拔姨矚g這個老頭子了,我就希望晚年能活得像他一樣!”
而在劉小川的新作《蘇東坡300篇》里,蘇序排在了開篇?!霸谖倚闹校?個人對蘇東坡影響最深,排第一的就是蘇序?!眲⑿〈ㄕf,“爺孫倆太像了,他們做什么事,就像商量好的一樣。”
根據劉小川的統計,蘇東坡一生,曾三次用“偉大”來形容蘇序。“寫蘇序的筆墨,比程夫人和蘇洵加起來還多。”
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的蘇東坡,曾寫《蘇廷平行狀》,記錄爺爺的一生。在蘇東坡學生李廌所作《師友談記》中,也專門有蘇序的故事。
饑荒年間,蘇序將家中近4000石糧食用于救災,甚至為了幫助災民,還變賣了自家的田產。蘇序還在房屋周邊種滿了芋頭,在自家門前放上大鍋蒸熟,過往行人有饑餓者,都可免費取用。
“蘇序一生樂善好施,基本上陪蘇東坡走完了整個童年,對年幼的蘇東坡產生了重要影響?!眲⑿〈ㄕf,樂觀、俠義、堅強等烙進了東坡的人格。
而排名第二的,劉小川認為是程夫人?!俺谭蛉艘簧陨?,她教會了蘇東坡善良和隱忍。”
蘇東坡一生中,多次撰寫回憶母親的文章,如《記先夫人不殘鳥雀》《記先夫人不發宿藏》等?!俺谭蛉诵欧?,這些文章反映了她對蘇東坡仁愛、不貪財的教育?!?/p>
劉小川說,蘇東坡的姐姐蘇八娘,16歲嫁給了舅舅的兒子程之才,但婚后兩年就遭受虐待死了。蘇洵召集宗族上百人,在祠堂宣布與程家絕交,當時夾在中間的程夫人是為難的?!疤K洵一生到處游歷,后來又帶著蘇軾蘇轍上京考功名,家里的開支是很大的?!眲⑿〈ㄕf,嫁入蘇家29年,程夫人沒有問娘家要一分錢,默默付出,最終沒有聽到兩個兒子高中進士的消息就離世了。“可以說,沒有她和王弗的付出,就沒有三蘇的成功?!?/p>
第三位,則是蘇東坡的父親蘇洵?!疤K洵在啟蒙兩個兒子讀書上,起了重要作用。他把故事繪聲繪色講給蘇軾蘇轍聽,然后告訴他們是在書里看到的,還故意把書藏起來,用好奇心去引導娃娃自己讀書?!蓖鯐x川說。
而在兩個兒子成年后,蘇洵一介布衣,敲開了北宋名臣張方平的大門,將兩個兒子推薦給了歐陽修?!翱梢哉f,蘇洵為兩個兒子踏上政治舞臺,鋪平了臺階?!?/p>
1059年,在服喪期滿后,三蘇一家沿水路出發,重返汴京(今開封),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階段。蘇東坡寫下一首《初發嘉州》:
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旃。
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可憐。
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幸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