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1-16 15:10:05
責任編輯:蹇瑋杰
新開業超市內外,前來購物的群眾絡繹不絕;提供給水果商經營場地上,清果、包裝和裝車的工人忙得不亦樂乎;一支新組建農村勞務服務隊伍,正在陸續開展著各種勞務服務工作……
“這里是我們村聯合新四村和大同村共同投入150萬元,盤活原鄉政府閑置土地資源,新近打造的新四片區集體經濟發展綜合體。”1月7日,站在剛建成投用不久的綜合體上,東坡區萬勝鎮新星村黨委書記兼集體經濟發展綜合體理事會理事長甯英杰欣喜地告訴記者,這三種業務項目是我們集體經濟發展綜合體的主營項目,從試運行到正式運行僅一個多月,現在每天都有收益增長,預計每年可獲純利潤40多萬元。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集體經濟支撐。
近年來,新星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幫扶支持下,先后榮獲了省、市、區多項榮譽獎牌,全村各項工作均走在萬勝鎮前列,然而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強,一直讓甯英杰無法釋懷,他說:“當時,村里除了一個經濟實體每年有4萬元的集體收入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缺少了有錢辦事的底氣。”
2022年9月,該村被省上列為集體經濟重點幫扶村,并獲得了100萬元幫扶資金,如何將這筆資金用在刀刃上,成了新星村兩委重點考慮的事情。“經過多方考慮,并結合村情實際分析,我們覺得一個村單打獨斗有些局限,便準備聯合周邊的村一起抱團發展。”甯英杰說。
于是,新星村、新四村、大同村3個相鄰、并有著相似情況的村坐在了一起共同商議。經過多番考慮和衡量,大家將目光鎖定在了新四場(原新四鄉政府,因建制調整撤銷)一塊4.5畝的閑置土地。
“新四場周邊人流、商流、物流量大,確實是一塊有待開發利用的‘黃金寶地’,要是能夠盤活利用起來,一定能成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好項目。”于是,3個村當即商定,采取共同投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方式,由各村投入50萬元資金,抱團打造新四片區集體經濟發展綜合體。
隨著3個村150萬元資金足額到位,綜合體項目從9月下旬動工到11月下旬便建成投用,“眉山市聚德百貨有限公司”“眉山鮮記坊果業有限公司”“眉山星珍橙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三家下屬公司也成功掛牌。
截至目前,該項目從試運行到正式投運已有一個多月時間,每天產生的收益都進入了綜合體的“錢包”。
“從去年12月10日開業以來,我負責經營的百貨超市正式開業還不足一個月,但銷售額已達到6萬多元,獲得毛利1.1萬元。”新四村8組村民劉燕在綜合體的百貨超市里做營業員工作。
一旁的鋼架房內也是一派繁忙。“這個公司下屬的農產品經營場地共有500多平方米,加上平整硬化的露天壩,經營面積總計2300平方米。”甯英杰告訴記者,經綜合體成員商定,該場地不采用出租方式經營,而是按運輸車輛載重,以最低每車收取300元、最高每車收取800元的計費辦法,由專人收費作為綜合體收入。
此外,以綜合體名義成立的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很快建成了一支200多人的勞務服務隊伍,并統一購買了人生安全意外保險,專門從事果樹管理、水果采摘、修溝修路、建筑、包裝等不同服務和矛盾糾紛調解,既方便了業主用工需要,又解除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自勞務服務公司成立1個多月來,綜合體已收取管理費3000多元。”負責勞務公司管理的大同村黨委書記鄧天斌說,這種根據務工人員不同專長組織開展的務工服務模式,一改以往村民零散無序務工的習慣,既能更好滿足農村各方面的用工需求,又為增加集體經濟收益“闖”出了一條新路。
除了聯合打造綜合體,新星村還增加了一條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新道路。甯英杰坦言,去年,村上與一家農資經營業主合作,將剩下的幫扶項目資金用于新建了一處農資超市,“這個超市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20余萬元,加上綜合體收益分紅,新星村每年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可實現40余萬元,從根本上解決了村集體缺錢辦事的問題,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活力。
來源 | 陶廣漢 肖玉梅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文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