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2-10-18 09:02:25
責任編輯:黃馨月
△眉山城鄉風景如畫。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10月16日上午,眉山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通過電視、廣播、移動客戶端等多種平臺關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大家既為新時代十年的輝煌成績倍感驕傲,也為未來美好愿景感到振奮,紛紛表示,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將立足崗位、真抓實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我們見證新時代,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綠樹鮮花繞四周,白墻紅瓦棟棟房,走進仁壽縣懷仁街道黑虎社區苗園聚居點,只見寬敞的院壩周圍矗立著一棟棟小房子,房前屋后圈出了一塊塊小菜地,在秋季依然綠意盎然。
“以前我們住的老房子,一到下雨就漏水,出行也非常不方便。”49歲的脫貧群眾王金芳不停感慨,“多虧了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最近幾年,一家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僅搬進了新房子,她和丈夫找到了新工作,3個孩子也順利就學。
“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王金芳所住的聚居點選址于社區辦公室旁,緊鄰珠嘉場鎮,交通便利,就醫就學都非常方便。
“心情十分激動,真切感受到了發展成就和奮進精神。”作為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黑虎社區黨委書記羅君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讓人備受鼓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繼續立足自身崗位,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
“黨的政策好,扶持項目很多,5年來,我種了12畝柑橘,今年收入能有8到10萬元左右。”青神縣羅波鄉寶鏡村村民李大江高興地說,依靠產業帶動致富,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2019年,村民葛學剛回到寶鏡村開始創業,在家門口開起了農家樂。回首這幾年,他感慨萬分,“以前在外面打工,父母子女都不在身邊。現在,黨的政策很好,一年能掙上三四十萬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滿滿的幸福感。”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實在在提高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寶鏡村黨總支書記李永斌深有感觸地說,變化不僅僅有村民的腰包,還有人居環境。
這兩年,寶鏡村獲得了2021年四川省鄉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省級四好村等榮譽。村里的小溪溝以前就是一條臭水溝,2018年開始,寶鏡村發動群眾籌資籌勞,沿小溪溝建起了小公園、小花園,如今已是鮮花遍地,綠草如茵。
“我們信念更堅定,繼續書寫美好華章”
“鄉村振興有成就、油路修到家門口、全體老人享五有、我們永遠跟黨走。”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洪雅縣中山鎮前鋒村村民曾建清作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感激。他坦言,作為前鋒村的老人,能同大家一起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盛況,非常激動——“這就是我的體會!”
全國“一村一品”茶葉專業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特色產業億元村、中國有機茶第一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前鋒村幅員面積14.98平方公里,現有茶園15000畝。十年來,前鋒村抱緊茶葉“致富樹”,圍繞茶葉“做文章”,從小山村到“億元村”,上演了“變形記”。
“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我深感農業大有可為,農村大有可為,我信念更堅定了,干勁更足了。”前鋒村黨委書記付志洪說,前鋒村將繼續發揮生態茶產業優勢,讓老百姓腰包更鼓、底氣更足、生活更好。
老人能享受義診和鄰里食堂;年輕人能得到專業技能培訓;孩子假期在家門口免費參加各類托管……最近幾年,東坡區大石橋街道高燈社區的居民,透過社區管理服務的一個個細節,見證著生活的美好變化。
高燈社區處于眉山新老城區交界處,轄區有新建小區、老舊小區、城中村等多種居住形態。高燈社區探索形成了“一核三治”基層治理工作體系,有效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為不同人群做好服務。
“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我們將深入轄區群眾,把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落實落細,解決好轄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將是我們社區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奮斗目標。”社區黨委書記黃旗惠表示。
“我在果園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真真切切地看到我們村是怎樣在黨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從一個貧窮落后村變成如今遠近聞名的‘億元村’。”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時,彭山區觀音街道果園村原村支部書記、老黨員馮潮海一邊看一邊認真記錄,當聽到報告里提到我國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時,他非常激動,眼眶濕潤。
馮潮海表示,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曾經的支部書記,更要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帶頭支持村上的工作,為果園村更加美好的明天發揮好自己的余熱。
“我們一起向未來,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近段時間,位于眉山天府新區的中建鋼構四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焊花飛濺,工人們配合機械化操作滿負荷生產,抓緊趕制攀枝花釩鈦大橋、甘孜州瀘定大橋、赤水河大橋等一批國內急難險重的跨江跨河大橋項目的鋼結構訂單。
“在黨的帶領下,我們提倡勞動精神和創造精神,這些年來,我有幸親眼見證、親身感受到了新時代勞動創造幸福。”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公司焊培中心主任梁飛激情澎湃。從業29年來,他作為一名技術工人,一直扎根于焊接技術革新,先后榮獲全國優秀焊工、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2014年,中建鋼構四川有限公司簽約落戶眉山天府新區。從傳統的房建業務到智能化鋼結構制造,公司走出了一條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子,致力于提供鋼結構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檢測“五位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這里成為了目前西部地區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的鋼結構制造綠色生態工業園,整個車間智能化水平達70%。
“新征程上,我們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爭取更偉大的勝利和榮光。”公司副廠長韓二陽介紹,公司將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通過在車間投入智能化設備、改造橋梁生產線等,推動技改擴能、增產增效。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曾經的省級貧困村丹棱縣張場鎮萬年村,村黨支部書記任剛在與部分脫貧戶一起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這樣說道。
萬年村脫貧摘帽以來,通過聚焦產業發展、培育鄉風文明,脫貧成果得到不斷鞏固。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800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2.03萬元。經測算,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21600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5萬元,同比增長50%以上。
任剛表示,接下來,萬年村兩委將立足崗位,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萬年村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村民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辛凱 熊莉 王允浩 馬詩雨 郭僑 彭威楠 羅俊涵 古良駒 見習記者 文雅 馬易非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