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2-09-13 09:15:27
責任編輯:韓璐
今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蒞眉視察,首站調研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工作,作出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要指示。這是語重心長的諄諄教導、耳提面命的殷殷囑托、高瞻遠矚的戰略擘畫。
領袖關懷,厚愛如山、激勵前路。
“我們就是要自覺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強大的政治動力、精神動力、工作動力。”8月30日,市委以全會形式研究部署“天府糧倉”建設工作,審議通過了《中共眉山市委關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稿共5個部分、19條,分四大板塊展開。有什么重大思路、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豆成杰,就相關重點內容進行了解讀。
始終牢記囑托遵循指引
堅定扛起“天府糧倉”首提地的使命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念茲在茲、殫精竭慮,反復強調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解決好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蒞眉視察的諄諄教導。”豆成杰介紹,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國之大者”。四川是西南地區唯一的糧食主產省,成都平原歷來是國家重要的產糧基地和戰略大后方,眉山作為成都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糧食主產區,我們當然要始終心系“國之大者”,堅定扛起糧食生產的政治責任,自覺把“天府糧倉”建設置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去考量,全力提升耕地保護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全國全省糧食生產貢獻更多力量。
“眉山自古有‘坤維上腴、岷峨奧區’的美譽,地處都江堰灌區,岷江、青衣江縱貫全境,土壤肥沃、水旱從人,得益于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我們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水稻試驗基地,實現了糧食畝均產量全省第一,創成了中國優質稻米之鄉。”豆成杰介紹,眉山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發展基礎扎實,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很有信心。
基于深入研究反復思考
有機統一中省要求、眉山實際和群眾意愿
“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關于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堅決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豆成杰說,為起草好《決定》稿,市委成立了由書記和市長任組長的《決定》起草組,先后召開了市委常委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保地穩糧座談會等會議,進行專題學習研究,并由分管市領導牽頭組織開展了“天府糧倉”示范區建設重點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起草組歷時近兩個月時間,先后召開5次專題會議,邀請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省社科院等有關專家,對《決定》稿進行深入研究、反復修改。8月27日,專程赴北京邀請國家“三農”領域有關院士、專家和農業農村部相關領導指導把關。
“要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辦好,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蒞眉視察的重要指示精神,飽含著對人民的似海深情、如山厚愛。豆成杰介紹,《決定》稿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建成“美田彌望、稻谷飄香、物阜民豐、幸福和樂”的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這16字發展愿景,緊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既突出了糧食生產這一核心任務,又順應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體現了中省要求、眉山實際和群眾意愿的有機統一。
他說,為實現這一愿景,我們要在集成化配套、科技化支撐、社會化服務、生態化發展、融合化提升、品牌化培育六個方面實現突破,不斷完善以糧食為核心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
秉持科學規劃良田糧用
著力構建“一核三帶十片”糧食綠色高產高質高效示范引領新格局
豆成杰介紹,《決定》稿綜合考慮耕地分布、水利條件、自然地理等因素,堅持以糧為主、糧經統籌、集中連片,對全市糧食生產格局進行了科學優化,提出了“一核三帶十片”糧食綠色高產高質高效示范引領新格局。
“一核”,是打造永豐核心樣板區。永豐片區是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蒞眉視察的第一站,基礎配套較為完備,下一步重點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尤其是技術攻關能力,拓展農村改革試點、農耕文化展示、都市農旅融合等功能,增強綜合示范效益。
“三帶”,是打造三大灌區糧食生產帶。眉山境內的岷江、青衣江自流灌區、黑龍灘保灌區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天然的產糧理想地,下一步重點打造以糧為主,稻藥、稻菜、稻油、稻麥輪作、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的100萬畝糧食高效種植產業帶,把三大灌區建成眉山糧食生產的主產區。
“十片”,是打造高標準農田集中區。依據三大灌區糧食種植現狀和地形條件,規劃了10個萬畝以上“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集中區,同時也是全市糧食高產高效種植示范區,是全市“美田彌望、稻谷飄香、物阜民豐、幸福和樂”鄉村振興示范區。
堅持聚焦關鍵創新突破
全面實施“天府糧倉”建設六大工程
“‘六大工程’是建設‘天府糧倉’示范區的著力重點。”豆成杰介紹。
要實施耕地保護工程,開展耕地恢復“三年行動”,全面推廣建設“田長制智慧管理系統”;實施農田建設工程,啟動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實施科技引領工程,成立糧油類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探索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制,持續開展糧食種植“一優兩高”生產競賽;實施主體培育工程,開展職業農民試點,推廣“保底+分紅”利益聯結機制;實施示范帶動工程,規劃建設一批糧油類現代農業園區,加大“錢、地、人”等要素整合投入力度,開展大田高產攻關示范行動;實施延鏈融合工程,大力引育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培育打造“東坡大米”公用品牌。
田間稻谷黃,農機收割忙。 黃偉 攝
“全市要著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糧食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力爭實現‘六化六突破’,創造全省乃至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他說,在集成化配套上實現突破,高標準農田建設爭當示范,力爭到2025年全市高標準農田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在科技化支撐上實現突破,糧食畝均產量走在前列,力爭到2025年全市糧食單產保持全省領先、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在社會化服務上實現突破,適度規模經營大幅提升;在生態化發展上實現突破,生產方式更加綠色高效;在融合化提升上實現突破,綜合經濟效益顯著增強;在品牌化培育上實現突破,“東坡大米”馳名全國。
“人心齊,泰山移。”豆成杰表示,形成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建設的強大合力,落實保障措施,至關重要。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一把手”首要負責、直接謀劃、定期督辦機制。要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細化制定年度推進任務,組織開展拉練比拼。要出臺支持政策,制定專項扶持辦法,設立專項建設資金和專項補償基金,開展專項表彰活動,凝心聚力,形成齊抓共建合力。
全市上下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感恩奮進、開拓進取,拼搏實干、攻堅克難,在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在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新興城市中取得更大進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林 見習記者 王溶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